柱下独立基础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hui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基基础设计作为建筑物结构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直接影响上部结构的安全可靠性,也显著影响整个工程的造价。现行规范中基础设计的要求是满足地基承载力、抗冲切、抗剪承载力及弯曲承载力的要求,其中柱下独立基础的抗弯计算是比较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主要在试验室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对试验现象的观察分析以及数据的处理,结合相关理论和有限元数值分析,对柱下独立基础底板钢筋应力的分布规律、基础的反力情况、基础的位移情况、开裂荷载和破坏荷载情况进行研究。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 (1)通过对试验全过程的观察和分析,掌握裂缝的产生、发展以及分布规律。得到基础破坏形式是井形破坏机构模式而非传统的梯形破坏机构模式,为基础控制截面的弯矩计算提供参考。 (2)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得到基础底板钢筋应力的分布规律、基础的反力情况、基础的位移情况以及基础的开裂荷载和破坏荷载。 (3)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即国内外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基础试件进行分析,分析了在荷载作用下试件的裂缝情况、钢筋应力变化规律、基础的反力情况、基础的位移情况以及开裂荷载和破坏荷载情况;并将它分析得到的结果与试验得到的数据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获得有价值的结论。 (4)采用极限分析方法对基础底板进行塑性分析,推出在均布反力下梯形破坏模式和井形破坏模式的塑性解,指出梯形破坏模式的不安全性;针对我国《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关于柱下独立基础抗弯计算存在的问题,根据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结果,提出柱下独立基础抗弯计算公式和配筋公式。并且将规范和本文提出的抗弯计算公式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验证本文提出计算公式的正确性。 本文是针对柱下独立基础的抗弯性能的研究,得到了一些结论对于实际工程设计和学术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发展,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设计建造的城市建筑可抵御抗震设防烈度地震的作用,但对于经济不发达的村镇来说,受经济发展状况、建筑材料、结构型式以及传
隧洞是地下工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无支护和锚杆支护两种状态下的圆形隧洞进行分析是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基础。弹性分析或者以理想弹塑性材料为假设的塑性分析都太过
内嵌复合材料(FRP)加固构件能改善建筑物的受力方式,提高建筑物的承载力、耐久性、防火性能等,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为确保加固效果,就需要对加固材料的性能及共同工作的粘结
目前虽然复合土钉墙的应用非常广泛,但对其工作和破坏机理仍缺乏清楚完整的认识,也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广泛深入的研究工作亟需展开。 本文首先总结了前人关于复合土
巷道支护是包括煤矿在内的矿山开采过程中需要面对的现实的问题之一,是对采矿工作者提出的必须要合理解决的问题之一,地下工程的复杂性也决定了巷道支护的复杂性;协同学理论
无网格(meshless method)法作为近十年来迅速兴起的一种数值分析方法,它以其新颖的数值思想和先进的数值技术,得到了学术界的初步认可和广泛关注。不同于有限元法,无网格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