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齐鲁文化是特定历史时期、特定地域的地域文化,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文化和文明发展史上占有不可动摇的地位。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繁荣的第一个高峰期,也是齐鲁文化发展繁荣的第一个高峰期。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应,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先秦诸子的著作是中国传统文化最璀璨的结晶,是对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较为真实的反映。而诸子典籍中存在的对不同地域的大量记述,可被视作研究先秦地域文化的宝贵素材。《列子》、《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就是其中的典型。本文试图暂时抛开真伪的论证,以现存文本资料为依据,参考历代校注成果,将构成文本主体的地域文化素材作为切入点和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些素材进行归类梳理与分析研究进而总结先秦诸子的地域文化观以及齐、鲁等地域的文化特征。本文由五部分组成:(一)绪论部分:论述选题的研究价值与研究现状等相关问题,确立全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二)先秦诸子的地域文化视野研究:包括诸子眼中的地域文化分区以及地域文化观两部分。第一部分中的文化分区涵盖了每个人的生平以及活动区域。第二部分中研究诸子的地域文化观,锁定了几个特色鲜明的区域并逐一进行分析,概括其地域文化性格,即愚人云集的宋,有着智愚之辩的郑以及君子之国还是小人之国的卫。发现诸子的取材虽多有重复但地域文化观不尽相同,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有失公正。(三)先秦诸子的齐文化观研究:先对诸子的齐文化观进行逐一阐述,然后通过对文本中涉及齐文化的素材进行归类总结,最终概括为三个主要方面,即泱泱大国的国情,争名逐利、智勇双全的地域文化性格。(四)先秦诸子的鲁文化观研究:研究方法与齐文化观相同,不同点在于,诸子的鲁文化观中对于儒家思想的批判占了很大一部分比重。鲁文化观最终归纳为茕茕小邦的现状,循礼守旧、贵德守信的地域文化性格。(五)先秦诸子的齐、鲁文化观形成原因之分析。诸子的齐、鲁文化观不尽相同主要源于齐、鲁文化本身的特色不同,双方在价值观、消费观、伦理观上都存在着巨大差异,并且齐文化比鲁文化更受世人重视。探究这一现象的成因主要从时代背景、国力强弱、影响力大小三方面入手。总之,通过对这四部典籍中所反映的先秦地域文化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整体的把握先秦时期人们的地域文化性格,对于探索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的早期特点与规律意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