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艾辛多夫(Joseph Freiherr von Eichendorff)是著名的德国浪漫派诗人和作家,中篇小说《大理石像》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德国浪漫派的一部重要作品。作品的主旨是探讨德国浪漫派所处的时代里基督教信仰所遭遇的挑战,以及作者对此给出的回答。作品中,主人公弗洛里奥(Florio)在异教的爱欲诱惑与基督教信仰间徘徊不定,最后,在基督教的佑助下,他摆脱了维纳斯的致命诱惑,重归基督教的怀抱。显而易见,在这部作品中,艾辛多夫刻画了基督教与异教的冲突,并且旗帜鲜明地颂扬了基督教。艾辛多夫是如何表现基督教与异教的冲突的?为什么艾辛多夫以此作为这部作品的主题?本论文对此进行了分析解答。
基督教与古希腊—罗马古典传统的关系是西方思想史上的关键性问题之一。基督教脱胎于犹太教等宗教,是一种一神论宗教,除自己之外的宗教皆被视为异教,特别是自其成为西方正统宗教以后,基督教与古希腊罗马文明的关系更加复杂和微妙,从某个侧面来看,基督教与“异教”的交融及其冲突也构成了西方文明发展的基本驱动因素。本篇论文首先采用文本分析法,从总体上分析作品中基督教与异教冲突的表现方式。分析可知,艾辛多夫在这部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对比、象征、细节描写及诗歌运用等手法,叙述生动、寓意深刻。作品中的几个主要人物分别代表了基督教和异教,艾辛多夫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突出了两种宗教的冲突与对立,因此本论文的第二部分对这两派人物进行了具体分析。接下来分析了主人公弗洛里奥的自我成长与完善过程,然后对这部作品的深层内涵进行解读。
分析完作品中异教与基督教冲突的表现手法后,本文采用社会历史批评法,解答作者为何以此为题。首先,探究当时的社会历史环境,这部作品写于拿破仑战争之后的复辟时期,社会的动荡、工业社会的迅猛发展、启蒙主义的理性化进程等使得人信仰缺失、认同危机,艾辛多夫试图从上帝、美好的往昔、整体统一的自然中重新找到心灵庇护所。然后分析当时的文化史环境,坚定的宗教信仰是浪漫派作家经常表达的一个主题,他们在宗教中寻求心灵的庇护所。最后研究作品创作环境,分析艾辛多夫的创作特点。艾辛多夫对基督教与异教的交融及冲突一直深感兴趣,并且以此为主题创作了许多作品。他希望将崇尚灵性的基督教精神与崇尚感性的古典精神和谐统一,从而创作出真正的浪漫派艺术,并使人重获心灵寄托,让个体实现更大程度的自由。
通过本篇论文的研究,第一,对艾辛多夫的创作风格和浪漫派文学风格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第二,对这部作品反映出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征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和深入的分析;最后,通过分析《大理石像》中的宗教冲突,为国内学界对艾辛多夫乃至德国浪漫派文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