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信息技术课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践探索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y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是我国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作为一门新设课程,同时又是一门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课程,信息技术课倍受广大研究者与实践者的重视与关注,成为我国中小学基础教育系列课程中的一枝独秀。本论文运用行动研究法、调查法、观察法、访谈法等,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索。 第一部分,简明扼要地阐述了该论文研究的背景、现状和方法,指出该研究将会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发展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课堂教学理论,对优化信息技术课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二部分,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进行了理解与定位。从知识技能层面和能力素养层面两个层面,以及时代性、实践性、综合性三个特性,对信息技术课做了深入浅出的探讨。同时,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与关键,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内容。 第三部分,以教学设计的各个要素为出发点,系统宏观地搭建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课堂教学的教学设计理论框架。首先,对教学设计做了相关阐述。其次,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课堂教学进行了整体设计。从构建课堂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思想、选择课堂教学内容、选择课堂教学方法、选择课堂学习方法、选择课堂教学组织形式、选择课堂教学评价方法、创设课堂教学环境等七个方面展开论述。最后设计形成了以建构主义、人本主义为理论基础、以任务驱动法和课程整合法为主要教学方法、以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相结合为主要学习方法、以集体授课,个别化学习和小组相互作用相结合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以表现性评价为主,调查测验为辅的教学评价方法,以及以多媒体教室、电教实验室、计算机室为主要教学环境的信息技术课课堂教学格局。 第四部分,以兰炼二小等几所中小学为实践对象,对信息技术课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实践探索。通过三个分别以基本技能学习为主、基本知识学习为主、综合知识运用为主的课堂教学实例,初步验证了信息技术课的课堂教学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三个信息技术课课堂教学模式。 第五部分,通过对领导观念意识、信息技术教师、学科课程整合等相关因素的分析,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课堂教学的实践过程进行了反思。
其他文献
采用凝胶渗透色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毛细管流变仪和电子万能试验机研究了双峰高密度聚乙烯(HDPE)小中空容器专用树脂的结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结果表明:由于特殊的链
采用直流反应磁控溅射法在ZnO/Si基片上制备了良好(002)(c轴)取向的AlN薄膜,利用XRD、AFM对不同衬底温度下制备的AlN薄膜的结构、形貌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在一定温度范围内
论文从法学的角度,对电子商务条件下的版权、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制度进行了专题研究。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给我们的法律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使他人对权利的侵犯变得更为容
<正>在经济转型期,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不够清晰,政府官员直接掌握和控制着土地、矿产资源、税收优惠、行业准入等一系列重要经济资源与制度资源,导致企业家经营活动对官员权力
奶业是联动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服务业的完整产业链,奶业振兴可以促进第一、二、三产业的共同发展。奶业又是节粮、经济、高效的产业,奶业振兴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
"一房二卖"主要是指房屋所有人在与先买受人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后,未进行登记前又与后买受人订立买卖合同并转移所有权的情形。在此种情况下,先买受人往往处于被动状态。从债法
以矿物分离选择性高为特点的 ,使用烷胺及其衍生物作为捕收剂的阳离子浮选工艺 ,近年来已得到越加广泛的工业应用。在最近几年间 ,几种新型的阳离子捕收剂———烷基吗啉已开
测定了印楝素、吡虫啉、赛丹、天王星和敌敌畏5种杀虫剂对圆果大赤螨的毒力,及其对茶假眼小绿叶蝉捕食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印楝素和毗虫啉对圆果大赤螨的毒性和捕食功能影响
行政公开制度是现代国家管理中的一种重要行政程序制度。全文分四个部分对这一制度进行研究:第一部分集中探讨这一制度的内涵、宪政基础、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第二部分对这一制
本文以《信用保证保险法律问题研究》为题,全文共分五章,旨在对信用保证保险制度与保证担保制度的关系作一梳理,并对我国开展信用保证保险存在的法律问题提出改进意见。第一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