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隐蔽油气藏的重要组成部分,碳酸盐岩储层勘探成为油气增储上产的重要途径。与碎屑岩相比,碳酸盐岩沉积体具有独特的沉积特征,常规地球物理分析手段难以满足碳酸盐岩储层识别的要求,碳酸盐岩储层识别成为一大技术难题。本文以层序地层学及地球物理学理论和方法为指导,综合利用钻井、测井、地震资料以及前人研究成果,详细论述了塔中45井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物性、孔隙结构类型、储集空间类型及地球物理特征,系统分析了碳酸盐岩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指出了利用地震属性识别碳酸盐岩储层所存在的问题和难点。针对碳酸盐岩储层类型多样和非均质性极强的特征,首先对塔中地区碳酸盐岩沉积的地震响应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碳酸盐岩沉积特征碳酸盐岩储层的识别应以能够反映储层的外部形态和内幕特征为主要目的;然后对地震属性分析技术进行了全面分析和对比,从中筛选出一系列适应碳酸盐岩储层的地震属性技术,并以碳酸盐岩储层识别为目标对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以OpenWorks平台为基础完成了相关软件的开发工作,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系列。通过多项关键技术研究,建立了一套适合本区的以地震属性分析技术为主的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综合预测技术方法。以奥陶系良里塔格组碳酸盐岩储层为主要目标,利用这些方法和技术对塔中45井区的酸盐岩沉积特征、断裂特征、裂缝发育特征,流体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在以上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对塔中45井区碳酸盐岩储层进行了综合评价,对塔中地区的碳酸盐岩储层的成藏模式进行了研究。塔中45井区碳酸盐岩储层综合评价结果与钻井情况符合率较高,最高可达85%以上,证明以地层吸收系数估算和裂缝预测为代表的地震属性技术对碳酸盐岩储层进行预测是有效的和可靠的。伴随着地震资料品质的提高,今后应充分重视裂缝在碳酸盐岩成藏中的重要性,采取洞穴型储层和裂缝型储层研究、礁滩型和岩溶型储层研究并重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