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传统文化在轴心时代出现过一次繁荣与兴盛,呈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儒、墨、道、法等十家,后从印度引入佛学。后世经过不断发展与融合,最终呈现了儒、道、佛三足鼎立的局面。而儒学除去魏晋时期以及其他少数时期以外,几乎成为中国思想的主流学说,就连佛学鼎盛的唐朝,其政治思想仍旧是儒学。儒学中有许多哲学思想,这些思想对中国各个层面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作为儒家核心思想的“仁”,人们想到更多的是其人文哲学,道德哲学和伦理学,对其形而上的自然哲学并未有过多的认识。正是基于这一背景,笔者从自然哲学的角度对“仁”进行一个全面而创新的阐发,进而对“仁”学体系进行一次合理的梳理。既然是重新的诠解,就不免要考虑到现世的文化背景、语境体系,考虑到视角的合理性。《易经》作为儒家的经典,为儒家理论提供了形而上的理论支撑,也为解释“仁”的自然哲学思想提供了依据。易学自然观即是建立在易学基础上的形成的一个学术体系,即是以易学对自然界做出全方位的解释。以易学自然观对“仁”做出的解释可以说具有追本溯源和寻求创新的哲学意义。《易》通过阴与阳来揭示万事万物的发展规律,即是庄子所言:“《易》以道阴阳”之谓也。从中国造字来看,仁在最早的时候写作“|二”,即一竖二横。一为奇数,为阳;二为偶数,为阴。所以用易学自然观来解释“仁”可谓是非常合理而切近的。对于“仁”之内涵之初探,有助于进一步对其内涵展开更加深入和具体的研究。“仁”为阴与阳所组成,这即是“仁”的微观结构。阴与阳可以涵摄了世间的万事万物,他们之间又有八种最主要的状态特点。“仁”的宏观本质即是以爱为核心,通过学习,立足于阳(即已知),来探求阴(即未知),来达到阴阳合一的圆满状态,它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所在。可以说“仁”作为整个架构的核心理念而存在,“学”则是通达“仁”之根本路径,“孝”则是支撑起仁德的一个起点和根基。通过分析,我们也不难看出儒家“仁”背后的自然哲学,也正因为有易学的存在,儒家的“仁”学才没有成为死板的道德律令,才能够在时代的洪流中不被淘汰,焕发出其与时谐行的内在活性。《论语》为讲述人事的学问,其背后有深厚的自然哲学。“仁”是《论语》的核心理念,而“学”又是通达“仁”的根本途径,故而以《学而第一》作为篇首。《论语》其人文背后亦有其自然观涵摄其中,而且其行文并非是杂乱无章、东拼西凑、逻辑错乱,以“仁”学体系来看,《论语》是非常逻辑而严密的,其背后有非常严密的自然哲学作支撑。之所以我们现在对于《论语》有如此误解,是因为我们失去了当时的思维模式,而不能洞观其中的语境。不能因为我们的思维模式发生变化,就以当代的思维模式去审视古人所遗留下的宝贵遗产,应该以一种更加虔诚的态度对《论语》进行深入研究。“仁”作为儒家的核心思想体系,在易学自然观的阐发中彰显了其自然哲学的本质,为其人文提供了形而上的依据,这一点可以说是科学而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