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话语分析视域下的政治外宣文本翻译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zhouwg_zhouwg_z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治外宣文本的翻译是我国外宣翻译中敏感而复杂的一个组成部分。相较于其他类型的外宣文本,政治外宣文本政治性强,政治敏感度高,直接展现我国国家政策和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忠实性和准确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批评话语分析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以系统功能语法为分析工具的批评话语分析旨在揭示意识形态对语篇的影响以及语篇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系统功能语法的创始人韩礼德认为:人类语言具有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三大元功能。分析语篇的三大元功能可以使译者更好地了解语篇的交际目的和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从而在目的语中寻找合适的语言手段使原文的含义、功能和意图在目的语中得以再现。近年来,政治外宣文本的翻译成为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的主要对象。本文以政治外宣文本翻译研究中较少涉及的一类文本——中国政府白皮书为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上选取于2012年9月25日发布的《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白皮书的中英文全文,运用批评话语分析和系统功能语法的理论和方法,对原文和译文从及物性、分类、名词化、情态、主位结构等词汇语法系统进行文本对比分析和社会实践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中文原文和英文译文的差异充分体现了隐藏在文本表面含义下的意识形态意义。通过反复重申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原文及译文首先让读者了解甚至自然接受这一事实,继而凸显出三个事件的主要参与者不同性质的身份:中国为正义的一方,日本为试图侵犯中国领土主权的肇事者,美国则是声称中立但严重偏袒日本的推波助澜者。译文在词汇选择、名词化、情态使用和主位结构上都有明显调整,通过采用客观、正式的语言,与中国政府持有的立场和采取的行动保持距离,从而使对中方行为的描述和对日美行为的评价客观化,增强译文的说服力。对中国政府白皮书的原文和译文进行批评话语分析,不仅是对中英文语言形式和手段的解析,也是对翻译中语言变化的揭示,并最终利用语言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对原文和译文中的语言差异进行解释。这有利于加强人们对政治外宣文本翻译本质的认识,提高外宣翻译质量,同时也证明了批评话语分析和系统功能语法在政治语篇翻译对比研究中的作用。
其他文献
随着新媒体和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和应用,新媒体时代的话语呈现出多样化的新形式,越来越来多的符号源参与意义构建,形成了多模态话语。多模态话语指的是运用听觉、视觉、触觉
以吕梁市中阳县18个核桃品种为试材,对其种仁中K,Ca和Mg等7种矿质元素含量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各品种矿质元素含量范围K为0.6989%~0.9346%,Ca为0.0469%~0.1556%,Mg为
辽宁省是中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是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沿海省份之一,是东北地区唯一的既沿海又沿边的省份。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加深,因其地理位置优越,在政治、经
介绍了一种电梯PLC控制模拟系统,用于可编程控制器课程的教学实验和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