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中风后肢体痉挛性瘫痪是中风后一个常见的病症,其中又因上肢承担较多的精细活动,所以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恢复更加困难,这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通过观察温针灸对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疗效,以期为临床探索一种疗效确切,简单易行的治疗方法。方法:本研究中,选择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60例,按入院先后次序编号后,采用简单随机化中的查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的60例研究对象按1:1的比例分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灸,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两组所选腧穴均相同,具体为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患者每天治疗一次,一周连续治疗六天,休息一天,连续治疗两周。治疗期间两组均给予基础对症治疗(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抗血小板聚集,营养神经等)及康复训练(以抑制上肢痉挛、提高上肢运动功能为主)。以治疗前后改良的Ashworth量表评分、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上肢)、Barthel指数记分法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作为观察疗效指标。所有数据分析均在SPSS17.0统计软件上完成。结果:1.患侧上肢痉挛情况:治疗后两组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与治疗前相比,经Ridit分析,两组均得出P<0.05,提示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改善患者上肢的痉挛;治疗后两组内比较,经Ridit分析,P<0.05,提示治疗组对痉挛程度的改善优于对照组。2.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治疗后两组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上肢),与治疗前相比,经t检验,治疗组P<0.01,对照组P<0.05,提示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改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治疗后两组内差值比较,经t检验,P<0.01,提示治疗组对上肢运动功能的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3.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治疗后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与治疗前相比,经t检验,两组均得出P<0.05,提示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治疗后两组内差值比较,经t检验,P>0.05,提示两种方法在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方面,疗效无差异。结论:在配合西医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基础上,温针灸和常规针刺均能降低上肢痉挛程度、提高上肢运动功能、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温针灸在改善患者痉挛程度和提高运动功能方面,疗效优于常规针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