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了解种子上的微生物生态是获得良好生物防治效果的基础,开发与种子相关的拮抗菌来防治作物病害是生物防治的一种有效方法。本论文对南方水稻种子上的细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对其中具有致病性和拮抗性的细菌作了进一步研究;并以筛选的拮抗细菌为主要成分,开展了生防种衣剂的研制。对种衣剂的理化性状、贮藏性、作用机理及拮抗菌在水稻上的定殖作了研究。开发出有效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生物种衣剂。本试验对南方稻种上可培养细菌的群体性状开展了研究,共收集了南方稻区107个种子样品,分离获得428株细菌菌株。所有菌株分别进行了形态学、脂肪酸分析、致病性测定和体外拮抗试验,对其中具有致病性和拮抗性能的菌株作了16S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在分离到的细菌中,革兰氏阴性菌占65.2%,革兰氏阳性菌占34.8%,共涉及20个属,40种菌。占优势的细菌属是Pseudomonas、Pantoea、Sphingomonas、Bacilllu、Microbacterium和Paenibacillus。致病性测定表明,大约占总分离数88%的细菌菌株和对照相比无明显症状;7%左右的菌株在接种的水稻上均能产生致病症状,并表现出较强的致病性,它们是Acidovorax avenae subsp. avenae、Burkholderia glumae、Pseudomonas fuscovaginae、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和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icola;另外5%左右的菌株分别被鉴定为Bacilllu pumilus、Microbacterium barkeri、Pantoea agglomerans、Pantoea ananatis、Paenibacillus polymyxa、Pseudomonas aeruginosa、Pseudomonas syringae syringae和Xanthomonas sp.,在接种水稻后部分植株产生致病症状,但致病性表现相对较弱。体外拮抗试验表明,占总分离菌12.4%的细菌表现出对水稻细条病菌的拮抗性,涉及到14个种。筛选到的拮抗菌Pseudomonas putida A N51和Paennibacillus lentimorbus N72具有较强的拮抗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的能力,被用作生防制剂的开发。从稻种上分离到了泛菌属菠萝泛菌(Pantoa ananatis),分离频率达32.7%,是分离到的优势种,而此前国内尚未有该菌的报道,其中14.3%的菌株在接种水稻后产生了致病症状,P. ananatis在国外被认为是一种非传统的病原体,有待深入研究。本试验以种子上筛选出来的拮抗菌缓病类芽孢杆菌N72和恶臭假单胞菌N51为有效成分,开展了生物种衣剂的研制,生物种衣剂N72表现出较好的生理生化性状、贮藏性和田间防治效果。在田间试验中,经N72生物种衣剂处理后,对细条病的防效达到72.71%,增产7.88%。在生防菌的定殖试验中发现用生物种衣剂N72和N51包衣种子,能够成功地将生防菌株N72和N51接种到水稻种子上,并随着种子的萌发、出苗和生长向上运转,定殖于水稻幼苗的根际、茎和叶部。播种60d后,在植株的各部位仍能检测到N72-Rif和N51-Rif,并且在根际的定殖量显著高于其它部位,说明良好的根际定殖能力也是拮抗菌株发挥生防作用的机制之一。在生物种衣剂的作用机理研究中发现用生防细菌N72和N51配置成的生防种衣剂包衣处理水稻种子后,水稻秧苗叶片内的POD酶活性和POO酶活性增加,而PAL酶活性没有变化。在接种了水稻细条病菌以后,三种酶的活性均出现了先下降再上升,达到高峰后又下降的趋势,生物种衣剂处理与对照相比,保持了较高的酶活性,说明在经过了生物种衣剂包衣种子处理后,植株获得了诱导抗性。本试验筛选的生防菌N72被鉴定为Paennibacillus lentimorbus,目前在国内还未见有该种细菌防治植物病原菌的报道。本试验研制的生物种衣剂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专利申请号,200910154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