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迁,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阶段。人口老龄化必然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其中,一个当前人们极为关注也是当前各个国家在积极应对的一个问题就是老年人口的生活质量问题。高龄老人是老年人口中的非常脆弱的群体,因为他们的身体机能在严重衰退,认知能力在降低,许多高龄老人因为患病而生活不能自理,与此同时,高龄老人大多没有经济能力,社会地位比较低,需要他人的悉心照料,治疗疾病所需的医疗费用不论对于家庭还是社会来说,都是一笔沉重的负担。此外,我国老龄化进程非常迅速,老年人口现已成为各年龄组中增长最快的人群,在这种大的社会背景之下,关于高龄老人的研究便显得尤为重要。
从国家的角度来看,科学合理的制定和执行与高龄老人相关的政策,可有效的降低照料老人群体的经济成本,从而减少国家和社会的负担;从家庭的角度来看,对高龄老人生活状况的探究,可以对减少家庭的痛苦、更好的维持家庭关系、减轻医疗费用的负荷提供必要的参考;从个体角度看,高龄老人与其他年龄段人群相比,不论是在客观条件还是主观条件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当我们更好的了解高龄老人的生活状态后,便能有针对性的对其实施关怀和照料,更好的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当前社会学对于高龄老人生活质量的研究,不仅考虑到高龄老人的客观生活质量,而且越来越强调高龄老人的主观生活质量。因此,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高龄老人的主观生活质量”为研究主题,综合主观生活质量的各个指标,对这一研究主题进行更为全面和深入的分析。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是在对2005年《全国老年人口健康状况调查》所得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社会学、心理学、人口学和统计学的相关知识,对我国高龄老人的主观生活质量进行综合性描述,引入影响高龄老人主观生活质量的诸多因素,深入分析各个自变量对高龄老人主观生活质量的作用。本论文共分为以下四章:
第一章:首先提出问题,分析当前中国的经济、社会背景,引出中国的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高龄老人主观生活质量这一研究主题;其次进行文献回顾,对以往国内外有关生活质量、老年人生活质量以及高龄老人生活质量的资料和研究成果做一番梳理和总结,以此对前人的研究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再次,界定概念,对高龄老人、生活质量及主观生活质量这三个概念进行不同层面的分析和理解,并对它们分别做了明确的界定;最后,明确研究内容,阐述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以及与以往研究相比的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由此体现出本论文的整体思路。
第二章:全国高龄老人人口特征及主观生活质量概况。对全国高龄老人的人口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出生地、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及高龄老人主观生活质量进行统计描述,在此基础上,运用交叉列联表和方差分析方法,描述不同人口特征情况下高龄老人的主观生活质量的异同。
第三章:高龄老人主观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在第二章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上,引入影响高龄老人主观生活质量的五个因素(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认知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参与活动情况),对这五个因素和高龄老人主观生活质量的关系,依次进行总体和以性别为分类标准、以年龄为分类标准、以出生地为分类标准、以受教育程度为分类标准的相关分析。第四章:总结与讨论。通过挖掘数据背后的深层含义,总结我国高龄老人主观生活质量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对全文的分析,提出改善高龄老人主观生活质量的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