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有证据认为精神分裂症的抗氧化系统受损。本研究主要检测血浆三种非酶类抗氧化物尿酸、白蛋白以及胆红素水平在慢性精神分裂症不同疾病阶段的变化,以及在慢性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和正常人群的异同。 方法: 于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的住院患者中选取符合DSM-5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且为总病程≥5年的慢性病程急性发作期(男性22例,女性12例,年龄21~39岁,平均年龄30.68±5.084岁)34例和双相情感障碍急性发作期(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18~40岁,平均年龄28.40±7.394岁)35例(躁狂相30例,抑郁相5例)。对每例患者进行评定PANSS或YMRS、HAMD以及使用自制临床社会人口学资料问卷收集信息,同时抽取次日清晨空腹血液送本中心检验科检测尿酸、白蛋白以及胆红素作为入组时的基线水平;而后对每例患者进行为期2个月的随访,并在随访1月时和2月时两个时间点对随访患者再次进行PANSS或YMRS、HAMD评定,同时分别进行第2次和第3次抽取清晨空腹血液送本中心检验科检测尿酸、白蛋白以及胆红素。选取性别(?2=0.421,P=0.810>0.05)和年龄(?2=3.603,P=0.165>0.05)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40例(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19~40岁,平均年龄30.48±5.901岁)。对每例健康志愿者进行自制临床社会人口学资料问卷调查,同时抽取次日清晨空腹血液送本中心检验科检测尿酸、白蛋白以及胆红素。数据录入计算机,采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Graphpad Prism5软件作图。 结果: 慢性精神分裂症组与双相情感障碍组之间尿酸(不考虑三个时间段)有显著性差异(P<0.01),总胆红素以及间接胆红素均在三个时间段(不考虑两个组别)有显著性差异(均为P<0.01),其余生化指标差异无显著性(均为P>0.05)。慢性精神分裂症组的总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均在入组时高于入组1月时和入组2月时(均为P<0.01),在入组1月时和入组2月时则无显著性差异(均为P>0.05),而尿酸和白蛋白在各时间段均无差异(均为P>0.05)。双相情感障碍组的总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均在入组时高于入组1月时(均为P<0.01),而尿酸和白蛋白在入组时与入组1月时之间均无差异(均为>0.05)。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入组2月时的白蛋白、总胆红素以及间接胆红素均低于正常对照(均为P<0.01),而尿酸则无明显差异(P>0.05)。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相患者入组1月时的白蛋白、总胆红素以及间接胆红素均低于正常对照(均为P<0.01),而尿酸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慢性精神分裂症组PANSS总分入组时高于入组1月时和入组2月时,且入组1月时高于入组2月时(均为P<0.01)。双相情感障碍组YMRS总分入组时高于入组1月时(P<0.01)。双相情感障碍组尿酸高于慢性精神分裂症组(P<0.05),对照组白蛋白高于慢性精神分裂症组和双相情感障碍组(均为P<0.01),其余生化指标三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均为P>0.05)。精神分裂症组和双相情感障碍组的尿酸均为男性高于女性(均为P<0.05),对照组男性尿酸和白蛋白均高于女性(均为P<0.01)。精神分裂症组和双相情感障碍组家族史(阳性/阴性)、药物治疗效应(入组前两周内有无服药)的各生化指标均无差异(均为P>0.05)。I型与II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各生化指标无差异(P>0.05)。 结论: 慢性精神分裂症以及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抗氧化能力低于正常对照,且在不同的疾病阶段抗氧化能力不同。氧化应激可能参与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的病理生理学过程,疾病急性发作期可能升高抗氧化能力以抵抗氧化应激损害。抗氧化系统缺陷非特异存在于精神分裂症,可能存在于重性精神疾病。本研究未发现遗传、疾病亚型、药物治疗效应等因素对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总胆红素可以代表间接胆红素的抗氧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