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由过去的单纯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育研究者,倡导教师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进行教育研究。我国的教育界正在积极探索适合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研究方法。而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早在20世纪六十年代就成功的领导帕夫雷什中学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教育研究。总结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研究思想和实践经验能为我们今天的中小学教师进行教育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在理论方面,苏霍姆林斯基形成了有关教育研究的系统思想。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工作就其本身的逻辑、哲学基础和创造性质来说,不可能不带有研究的因素”,中小学教师必须进行教育研究。教师进行教育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学校的实际任务”,教师所作的研究“并不是按其严格意义来说的那种科学研究工作”,而是“选择方法,把理论原理变成人的活生生的思想和感情” 。教师进行教育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解决实践中面临的问题,而且在于教育研究能改变教师对自己劳动的态度,丰富教师的精神生活,促进教师更快的成长。苏霍姆林斯基在长期领导帕夫雷什中学的教师集体进行教育研究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在组织制度方面, 苏霍姆林斯基在学校建立了以校长为核心的网络型教育研究组织机构,形成了保障教育研究信息沟通的会议制,研究和分析教学问题的听课和分析课的制度,以及校领导直接培养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教师--学生制。在研究过程上形成了发现教育问题,观察并分析相关教育事实、把握问题的理论实质,教师进行创造性实践并做出实际结论,教育研究成果的评价和使用等四个前后紧密相连的阶段。此外苏霍姆林斯基还积极创造教师进行教育研究所需要的条件。在长期的教育研究实践中帕夫雷什中学的教育研究集体还形成了许多中小学教师进行教育研究的经典案例。苏霍姆林斯基是从一名普通的乡村小学语文教师成长为自觉的教育研究者的,因此深入挖掘苏霍姆林斯基成为教育研究者的个人因素及形成原因可以为中小学教师在教育研究方面的自主成长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本文在分析苏霍姆林斯基进行教育研究的主客观条件的基础上概括出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勤于并善于思考、酷爱读书、工作勤奋是苏霍姆林斯基成为杰出的教育研究者的四大个人因素,苏霍姆林斯基成长中的四个重要人物和一个重大事件(苏联卫国战争)是苏霍姆林斯基形成这些个人因素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