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并购浪潮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影响下,企业的经营领域开始逐渐向其他行业和地区进行延伸。在这种背景之下,合并会计信息已经不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而分部报告作为合并报表的重要补充便应运而生,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合并报表的缺陷。随着分部报告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也不由得产生了这样的疑问:我国目前的分部报告的披露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分部报告的披露是否有利于信息使用者做出相关决策?这些问题的研究将对分部报告准则规范的制定以及提高分部信息质量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对国内外分部信息披露准则规范制定的分析和探讨中发现,各个国家的准则完善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提高,财务报表使用者对分部信息的需求程度也逐渐增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上市公司更多的关注扩充分部报告披露的信息容量和提高其披露的质量。但是,通过对分部报告信息披露现状的描述性统计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分部报告披露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其中主要表现为行业和地区划分的确定缺乏可操作的统一标准,各企业划分标准单一性和主观性较强,使得企业间衡量的可比性大大降低,这样难免增加了信息使用者利用分部信息做出决策的难度。本文还从分部报告的预测能力和分部报告与风险评估的关联性两个方面对其决策有用性进行了研究。在对预测能力分析过程中,通过抽取沪市上市公司的大量样本,借鉴Kinney及Balakrishnan的模型,对业务分部报告和地区分部报告的预测能力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在研究业务分部信息的预测能力时,将筛选出的样本数据分别代入合并收入预测模型和分部收入预测模型,从而分别得到了不同预测模型下的估计值。研究结论显示分部数据下的预测模型与合并数据下的预测模型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分部模型能够为投资者提供更为准确的预测信息。而在研究地区分部信息的预测能力时,本文先根据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对Balakrishnan等人的分部模型进行了适当修改,重新得出了新的研究模型,再在此基础上代入样本数据进而深入分析,最终同样得出分部信息具有较强预测能力这样的结论。在研究分部报告与风险评估的关联性时,本文借用国外文献的研究方法,以“协方差比”作为衡量多元化经营组合有效性的指标,分析了其与股票Beta值的相关程度。研究发现,股票Beta值与公司收益协方差比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正相关关系,说明当多元化经营公司内分部间投资回报的负相关程度越高时,它们将比分部投资组合有效程度较低的公司获得更低的股票Beta值,即这类公司的收益变动相对于整个市场的收益变动的敏感程度降低,其面临的经营风险也会相对减小。最后,本文总结了在研究中所得到的结论和启示,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本文从内容上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在阐述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的基础上,说明了本文研究的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本文的研究框架,并简要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创新点。第二章文献综述,针对分部报告决策有用性这个问题,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回顾和梳理。在研究国外文献时,主要以分部信息披露与预测能力、分部信息披露与证券评价、分部信息披露与风险评估、股票价格影响和证券收益这四个方面的文献资料来分析,以论文发表时间作为排序标准,将各个时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相互对比,以此来呈现研究结论的日趋成熟。而针对国内文献,主要是就我国研究现状做了相应的阐述,提出我国现有研究存在的缺陷和空白,对引申出本文的研究意义做好相应的铺垫。第三章对分部报告披露要求及现状分析进行了相关评述。本章首先分析了国外的分部信息披露发展历程,在五次并购浪潮的推动下,对公司分部信息披露的需求也应运而生并最终达到了一个顶峰,西方国家的相关机构组织也开始制定相应的准则法规加以规范,并在不断的修订中日趋完善。而我国分部报告的准则规范的制定虽然较国外起步晚,但也在准则的不断修改过程中得以逐步走向正轨。第四章以分部报告预测能力理论研究作为铺垫,借用了国外相关文献的实证研究模型,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做了适当的调整和修改,选取我国上市公司中符合条件的样本数据,分别对业务分部信息和地区分部信息的预测能力进行了定量研究,虽然两项实证研究最终均得到分部信息具有较强预测能力的积极结论,但是模型本身以及样本数据所带来的局限性仍是不容忽视的,从而使得结论的普遍适用程度受到限制,也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留下了探讨的空间。第五章是从分部信息披露与风险评估相关性这个角度对分部报告的决策有用性进行研究。本部分以投资组合理论作为实证分析的起点,企业采用多元化经营的动机之一来源于对分散化投资从而降低风险的考虑。那么,如果公司在不同分部上的投入是有效的,那它势必不仅比单一化经营的公司承受更低的风险,而且其各个分部之间的收益也不是完全正相关的。而这些信息在仅披露合并报表的情况下是不可能获得的,投资者也无法确定公司多元化经营是否为公司整体带来了好处。随着所披露信息的分解水平的不断提高,投资者对多元化收益的了解程度得到相当的改善,那么他对公司的整体风险评价也会降低。为了证明这一结论,本文首先用协方差比这个定量指标来衡量公司多元化经营的有效程度,然后使用线性回归方程依次测算样本内各家上市公司的股票Beta值,随之用统计方法测算二者的相关系数,用样本数据说明了二者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正相关关系,以此验证了之前结论的合理性。第六章是研究总结和政策建议,将上述实证研究的结论进行了概括性的总结,并相应提出了政策性的改进建议。从研究结果来看,本文的写作意图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研究结论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对推动我国分部信息披露的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起到了相当的积极作用,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1、本文以06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作为研究背景,运用描述性统计的方法对新准则实施前后分部报告披露情况做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并与以往年度进行对比,从总体上考察新准则的实行是否有利于改善分部报告的披露情况。2、本文从业务分部和地区分部两个角度分别建立实证研究模型,并运用最近年度的最新数据用以验证,从而对分部报告的预测能力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同时,在对我国上市公司地区分部报告预测能力进行研究时,针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实际情况和所处的经济环境,对国外原有研究模型做了相应的调整和修改,使得模型的应用更切合我国国情,得出的结论也更加客观和合理。3、本文在借鉴国外文献的基础上,采用协方差比对多元化经营公司的分部投资组合的有效性予以量化,并试图探讨其与市场风险的关联程度。针对国内对分部信息披露与风险评估相关性研究的空白,本文尝试利用投资组合的相关理论,在参考国外文献的基础上,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分部信息与风险评估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以验证有效的多元化经营可以降低风险这个结论是否得到我国经验数据的支持。当然,本文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数据方面的不足。由于我国上市公司针对分部信息的披露还不尽完善,披露的内容形式和规范程度还有待改进,所以在研究过程中,完全符合条件的样本数据还较少,即便最后得出了有积极意义的结论,但样本数据较少可能导致结论的普遍适用性受到一定限制,这给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带来了一些困难和阻碍。2、国外研究模型运用于我国上市公司的适用性值得探讨。针对分部信息的实证研究在我国还存在较大的空白,这使得本文的研究不可避免的要借鉴国外的相关模型,在没有其他类似研究的参考之下,本文第一次大胆采用新模型对国内分部报告的预测能力进行研究,虽然也做了适当的调整,但其模型的适用与否仍然值得商榷,同时这也为将来的进一步研究留下了深入探讨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