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5G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呈现迅猛增长,“直播”成为当下备受瞩目的热门话题,“直播带货”模式应运而生。2020年以来,保险公司和相关机构开始借助直播进行保险营销,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例如,华夏人寿曾通过直播带货实现了超过4亿元的保费成交额。本文通过研究“保险直播”模式下消费者投保意愿影响因素,旨在为保险直播营销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提出可行建议。基于此研究目的,本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5G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呈现迅猛增长,“直播”成为当下备受瞩目的热门话题,“直播带货”模式应运而生。2020年以来,保险公司和相关机构开始借助直播进行保险营销,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例如,华夏人寿曾通过直播带货实现了超过4亿元的保费成交额。本文通过研究“保险直播”模式下消费者投保意愿影响因素,旨在为保险直播营销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提出可行建议。基于此研究目的,本文从电商直播的三大特征要素角度出发,结合现有文献的研究成果,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数据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主播、产品和场景等三大要素,以及风险感知对消费者投保意愿的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消费者的性别、月可支配收入、受教育水平、主播专业性、直播间互动性、产品开发公司品牌知名度和产品购买便利性等七个因素对消费者直播间投保意愿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而金钱损失风险和理赔风险等两个因素则对消费者的直播间投保意愿产生显著负向影响。基于这些实证结果,本文从两个方面提出了建议。第一,在监管层面,相关监管机构应尽快完善保险直播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保险直播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和义务,并严格监管直播资质,规范直播营销行为;第二,在保险公司层面,应注重主播专业性培训,提升服务质量,强化品牌形象,并针对不同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营销宣传。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金融领域的普及与应用,一场金融科技的浪潮正在兴起。作为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大保险企业正积极推动保险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借助科技的力量促进自身发展。现如今,保险科技已逐渐扩展到保险价值链的各个环节,涵盖保险企业经营全过程,不仅打破了传统保险经营管理模式,更为保险业长期存在的行业痛点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然而科技只是一种手段,科技创新是否能够为保险公司
近年来我国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总体上有所扩大,但增长势能难以持续。2022年我国保险深度为3.88%,保险密度为3326元/人,均未达到2014年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到2020年我国保险深度要达到5%,保险密度达到3500元/人的目标,我国保险市场需求不足问题依然长期存在。同时我国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2022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5.22%,我国商业保险市场
近年来,由于政策支持力度和居民需求增长,商业健康保险获得了更多的市场机会和发展空间,截至2021年底,全国商业健康险保费收入已达8447.02亿元。虽然太原市城镇居民的健康意识逐步增强,但仍面临着老龄化程度日趋严重的挑战,2021年太原市60岁以上人口占比为16.1%。研究太原市城镇居民的商业健康险消费行为,可以提高居民的保险消费水平,并从消费行为的角度提出促进太原市城镇居民商业健康险发展的对策建
近年来,我国气候变化日益呈现不规律和极端化,在极端气候条件下,农业风险必将逐步升高,同时农业生产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和系统性。在极端气候造成的大额农业损失面前,重庆市农业保险的发展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挑战。2019年通过的《关于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建成适应农村现代化发展、农户真正需求、中央与地方集合的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基于极端气候就重庆市农业保险发展加以研究,既是应对极端气候所致冲击
当前,随着我国平台经济、混业经营、金融集团的不断深入,银行系寿险公司作为寿险经营的主体之一,相较于普通寿险公司有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优势。但是,在其业务规模不断提升的同时,我国银行系寿险公司并没能充分发挥“银行系”的特有优势,与母行的合作不够深入,在业务发展质量和经营效率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和短板,因此对其经营效率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十分必要,基此,本文以我国银行系寿险公司经营效率及其影响因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