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季铵盐Gemini 表面活性剂通过联接基团将两个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离子头基以化学键合的方式联接起来,这改变了“单体分子”的头基电荷密度、烷烃链密度和几何形状,因而强烈影响表面活性剂分子的聚集以及形成胶团的特性。目前对Gemini 表面活性剂自组织规律的研究仍主要集中在水溶液中,很少涉及非水溶液体系。本论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20373012)的资助下,研究了季铵盐Gemini 表面活性剂C12-s-C12·2Br(s=2,3,4,5,6,8,12)在庚烷中的聚集行为。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在庚烷中的溶解需要添加助溶剂,因此,本文首先以已醇作为助溶剂考察了其对C12-s-C12·2Br/庚烷体系的助溶作用规律,包含了己醇在胶团相和庚烷相中的分配以及分配过程的Gibbs 自由能变;在此基础上,用碘探针光谱法和水增溶法分别测定了系列C12-s-C12·2Br 表面活性剂在庚烷中的临界聚集浓度crmc,并与水溶液中的临界胶团浓度cmc 作比较,总结了联接链长度对C12-s-C12·2Br 聚集能力的影响规律,同时考察了体系含醇量对crmc 的影响;由水增溶法与电导法获得了C12-s-C12·2Br 反胶团的饱和增溶水量;此外,还利用稀释法研究了C12-s-C12·2Br 反相微乳结构,考察了不同含水量W0及联接链长s 对C12-s-C12·2Br 微乳液结构的影响。主要工作和实验结果如下: 添加的己醇与C12-s-C12·2Br 组成了稳定的反胶团,从而实现了C12-s-C12·2Br在庚烷中的溶解。己醇助溶ns 摩尔表面活性剂在no 摩尔庚烷中的临界摩尔数na = ano + bns, b 表达了胶团相中平均分配到每个C12-s-C12·2Br 分子的己醇分子数,b 随s 的奇偶数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这被归结为联接链弯曲程度差异的缘故。己醇在胶团相和庚烷相中的分配系数K 表明有较多的己醇分子参与形成反胶团,分配过程的自由能变ΔG0→i0也支持了这种倾向性。C12-s-C12·2Br 在庚烷中生成反胶团的临界浓度crmc 均小于它们在水中生成正胶团的临界浓度cmc,且crmc 随s 的变化在s=4 时出现最大值,这被归结为联接链长度差异的缘故,在较短s 范围,联接链呈现伸直状态,而在较长s 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