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紫癜性肾炎(Henoch-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 HSPN)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继发性肾脏疾病之一,也是小儿慢性肾衰竭的主要病因之一。重症HSPN是指临床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或肾病综合征,病理改变呈中度或中度以上系膜增生,肾小球有血管袢坏死或不同程度的新月体形成。HSPN精确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但微小血管炎在其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已十分明确。临床传统治疗HSPN包括激素联合细胞毒药物等,可以提高缓解率,改善预后,但这些治疗的副作用发生率高,部分病例应用上述疗法仍难以奏效。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机体免疫反应异常分泌的内皮因子不能及时清除,而对肾脏造成持续损害,影响患者预后。血液灌流((hemopelfusion, HP)疗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用于治疗一些传统方法难以奏效的疾病。通过血液灌流清除患者血液中的部分内源性致病因子,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但血液灌流是否是通过有效清除免疫相关因子如TNF-αIL-6、等,调控IL-2、IL-12等因子水平,从而间接促使VEGF水平上调,而达到治疗目的,目前报道甚少。鉴于此,研究并了解其吸附的物质,对于阐明HSPN的发病机制及血液灌流的治疗机制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目的:探讨血液灌流治疗重症HSPN的疗效及血液灌流治疗重症HSPN的部分可能机制。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09年5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重症HSPN 20例患儿,平行对照分为2组,其中一组10例,采用传统治疗(甲基泼尼松龙+霉酚酸酯等)为传统组,另一组10例在传统治疗基础上采用珠海健帆生物有限公司的HA280血液灌流器进行血液灌流治疗者为灌流组。正常对照组10例来源于健康普查的湖南省汉族儿童,排除既往患过敏性紫癜病史,经体格检查、尿常规、肝肾功能及乙肝病原检验等检查,确认为健康的儿童。各组间比较年龄、性别及病程无差异。各组于同一时间点(每次灌流治疗后)收集血清标本。利用ELISA双抗夹心法检测血清中VEGF、TNF-α、IL-2、IL-6、IL-12浓度。结果:(1)血液灌流治疗后灌流组和传统组各时间点尿中RBC变化情况:两组在灌流前尿中的RBC数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1次治疗后灌流组和传统组尿中RBC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且灌流组较传统组尿中RBC减少更明显P<0.01,第2次治疗后灌流组和传统组尿中RBC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且灌流组较传统组尿中RBC减少更明显P<0.01,第3次治疗后灌流组和传统组尿中RBC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且灌流组较传统组尿中RBC减少更明显P<0.01。(2)血液灌流治疗后传统组和灌流组各时间点VEGF的变化:两组在灌流前血清VEGF数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1次治疗后灌流组和传统组血清VEGF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且灌流组较传统组血清VEGF升高更明显P<0.01,第2次治疗后灌流组和传统组血清VEGF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且灌流组较传统组血清VEGF升高更明显P<0.01,第3次治疗后灌流组和传统组血清VEGF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且灌流组较传统组血清VEGF升高更明显P<0.01。(3)血液灌流治疗后传统组和灌流组各时间点TNF-α的变化:两组在灌流前血清TNF-α数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1次治疗后灌流组和传统组血清TNF-α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且灌流组较传统组血清TNF-α减少更明显P<0.01,第2次治疗后灌流组和传统组血清TNF-α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且灌流组较传统组血清TNF-α减少更明显P<0.01,第3次治疗后灌流组和传统组血清TNF-α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且灌流组较传统组血清TNF-α减少更明显P<0.01。(4)血液灌流治疗后灌流组和传统组各时间点的变化IL-2的变化:两组在灌流前血清IL-2数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1次治疗后灌流组和传统组血清IL-2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且灌流组较传统组血清IL-2升高更明显P<0.01,第2次治疗后灌流组和传统组血清IL-2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O.01,且灌流组较传统组血清IL-2升高更明显P<0.01,第3次治疗后灌流组和传统组血清IL-2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且灌流组较传统组血清IL-2升高更明显P<0.01。(5)血液灌流治疗后灌流组和传统组各时间点的变化IL-6的变化:两组在灌流前血清IL-6数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1次治疗后灌流组和传统组血清IL-6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且灌流组较传统组血清IL-6减少更明显P<0.01,第2次治疗后灌流组和传统组血清IL-6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且灌流组较传统组血清IL-6减少更明显P<0.01,第3次治疗后灌流组和传统组血清IL-6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且灌流组较传统组血清IL-6减少更明显P<0.01。(6)血液灌流治疗后灌流组和传统组各时间点的变化IL-12的变化:两组在灌流前血清IL-12数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1次治疗后灌流组和传统组血清IL-12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O.01,且灌流组较传统组血清IL-12升高更明显P<0.01,第2次治疗后灌流组和传统组血清IL-12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且灌流组较传统组血清IL-12升高更明显P<0.01,第3次治疗后灌流组和传统组血清IL-12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O.01,且灌流组较传统组血清IL-12升高更明显P<0.01。结论:1.VEGF、TNF-α、IL-2、IL-6、IL-12等参与HSPN的发生与发展。2.血流灌注是治疗HSPN一种除药物以外有效的治疗新方法。3.部分机制可能为通过HA280树脂血液灌流器的血液灌流,可能清除了血液中的致病因子TNF-α、IL-6,使IL-2、IL-12升高,达到调控调控Th1/Th2的比值失衡,间接提高血清中的VEGF水平,改善组织微循环、修复病理损伤,从而达到治疗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