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菏泽人民历来崇文尚武,人才辈出,尚武之风代代相传。菏泽地处辽阔的黄河冲积平原,早在明清时期就与青州、沧州、徐州并成为中国四大“武术之乡”。新中国成立以后,菏泽武术发展呈现别样的风貌,各种武术社团层出不穷,民间习武风气一度高涨,菏泽更是以武术事业久负盛名。然而随着社会时代的变迁,以及西方主流体育文化的渗透,如今菏泽武术文化的传承已不容乐观。本研究以丰富的史料为基础,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专家访谈法以及问卷调查法首先对菏泽武术文化的概况和传承基础进行详细的阐述,然后对菏泽武术的代表性拳种—梅花拳的传承现状进行深刻的分析,最后根据菏泽武术文化传承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为菏泽武术文化的传承提供一定的借鉴。首先,对菏泽武术文化的概念和传承的基础进行阐述。菏泽武术文化是指菏泽地域内以武术技艺为表现形式,体现和反映菏泽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是菏泽地域内一切与武术有关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主要包括:菏泽传统的武术拳种,如梅花拳、炮拳、大红拳、二郎拳、阴阳拳、佛汉拳等;菏泽武术文化的遗迹,如宋江演武场、忠心坑、宋江井、宋江花园等;菏泽现有的武术馆校和团体组织,如宋江武校、曹州武术馆、菏泽弘达武校等;菏泽固有的民俗武风。菏泽武术文化传承的基础有以下几点:地理环境和经济基础;齐鲁文化的思想基础;乡土民俗的文化基础;宗族血缘的社会基础;军事战争和武举制度的历史基础;其次,以菏泽武术的代表性拳种—梅花拳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传承现状的调查研究。调查发现,由于经济发展的落后,当地外出务工的青壮年较多,致使梅花拳的习练者以中老年人为主,并且习练者大都以兴趣爱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为主要目的。此外,习练者练习梅花拳的地点多为街头巷尾的空地,时间一般集中在早晨和晚上,每周练习的次数为5-7次,练习的内容多为拳术套路。由于经费的不足,当地政府很少组织有关梅花拳的比赛活动。最后,根据梅花拳的传承现状总结出菏泽武术文化传承的主要问题有:传统武术文化传承的困惑;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传承人的缺乏:传统思想的束缚:政府管理部门缺乏足够的重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菏泽武术文化的传承对策:以人为本,加强对传承人的保护;营造文化环境,促进拳种生存;拓宽传承方式,扩大习练群体;确保武术文化的自主性传承,实行武术文化的物质化和信息化传承;将菏泽武术的传承和发展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