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说翻译中文本的文体风格传译既十分重要又困难重重,一直是古今中外翻译理论家和实践家们所关心和不断讨论的问题。作为一种跨语言和跨文化交际活动,翻译必然会受到译入语文化一系列复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这种交际过程中,源语文本可能会在很多方面遭到扭曲和变形,其中原作文体风格的扭曲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文体风格扭曲会对原作的美学艺术效果和文学价值造成很大损害。本论文旨在探讨小说翻译中文体风格扭曲的主要层面,并集中探索引起各个层面上文体风格扭曲的一些主要原因。本文借用西方:文体学理论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综合利用形式主义文体学、功能主义文体学、文学文体学、社会历史文化文体学等西方主要文体学流派的有益研究成果,本文对狄更斯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的原文本与多个译本进行个案描写和分析,揭示了原作文体风格在语际转换过程中可在语音、语法、句法、词汇、语相特征、语篇衔接以及叙事模式等层面发生扭曲和变形,分析和阐释了引起文体风格扭曲的两大主要原因:1)英汉语言差异2)目的语社会历史文化和语境的影响,每一方面又包含几个主要的原因——就语言方面来讲,英汉语言在语音、语法、句法、词汇、语相特征(graphonology)以及语篇衔接等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不可避免地会带来译文对原文文体风格的扭曲;而就社会历史文化影响方面来说,又包含:目的语文学传统的影响、目的语文化中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制约和操纵、目的语文化民族风格的介入、翻译目的对翻译策略的影响从而对原作风格的扭曲、时代风格的影响、译者个人风格在翻译中的渗透、性别差异对风格的影响等等。 翻译的跨越时空性和不同语言、不同民族文化的巨大差异性以及各种文本外因素的复杂性决定了小说翻译中作品文体风格的传译或多或少地受到影响,也即造成译作在各个层次上扭曲了原作的文体风格。必须指出的是,本文中所划分的文体风格扭曲的各个层面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制约的;此外,文中所述各个层面上的造成原文文体风格扭曲的语言的、文化的等各个方面的成因之间也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交叉、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共同构成了左右译文文体形成、导致译文扭曲原文文体风格的复杂的网络系统。 由于本文运用文体学等相关交叉学科的研究成果,将文本内语言因素和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