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民族传统体育以独特的民族特征和存在方式承载着中国人“集体记忆”的古老游戏文化。如何让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走出“深闺”,民族文化自觉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阐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的理论基础上,以调研数据为支撑,系统的分析云南省高校体育专业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的情况,试图找出云南省高校体育专业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来增强云南省高校体育专业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从而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这是本选题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本文由五个部分组成,第1章是前言,主要对选题依据和选题的意义进行阐述说明;第2章是对文章涉及到的核心词汇及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陈述;第3章主要是对文章所涉及的调查对象和研究方法进行叙述和说明;第4章是文章的核心部分,是对云南省高校体育专业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的研究分析,并从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四个方面进行归纳分析影响云南省高校体育专业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的因素;第5章是文章的结论与建议。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云南省高校体育专业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精神文化的了解程度高于物质、制度文化。(2)云南省高校体育专业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的主流意识是积极健康的,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持有积极的态度,愿意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但行为的坚持和参与的程度表现较差。(3)云南省高校体育专业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传统体育物质文化认同程度低,且主观性比较强。不同性别的云南高校体育专业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物质文化认知、态度和行为存在明显差异。(4)云南省高校体育专业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传统体育制度文化认同整体呈现认知欠缺的趋势。不同性别和不同经济收入的云南高校体育专业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传统体育制度文化认同存在明显差异。(5)云南省高校体育专业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精神文化认同高于对物质、制度文化的认同,但有0.8%-38.1%的学生态度不明确。不同性别、民族、地域、家庭人均年收入的云南高校体育专业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传统体育精神文化认同存在明显差异。(6)云南省高校体育专业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受自身因素和所处环境因素(包括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的影响,导致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知渠道单一、价值取向偏离、主观性比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