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分为两部分:试验一日粮添加不同水平棉籽和脂肪酸钙对绵羊瘤胃发酵的影响;试验二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棉籽和脂肪酸钙对奶牛生产和繁殖性能的影响。
试验一:试验选用8只装有永久瘤胃瘘管的小尾寒羊,采用两个4×4拉丁方设计,分为4组,每组1头。其中1组为对照组(CT)饲喂基础日粮,其余3组为试验组,分别添加日粮干物质1%、2%、3%的脂肪酸钙(Ca-LCFA)和5%、10%、15%的全棉籽(WCS),试验分4个试验期。结果表明:
(1)添加不同水平棉籽和脂肪酸钙对瘤胃内pH影响不显著(p>0.05);
(2)添加10%、15%棉籽和3%脂肪酸钙后可显著提高瘤胃内NH3-N浓度(p<0.05);
(3)10%棉籽和3%脂肪酸钙组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最强;
(4)10%棉籽组总VFA浓度和乙酸平均浓度均显著高于CT组和5%组的同时(p<0.05),丙酸浓度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
3%脂肪酸钙组乙酸、丙酸和总VFA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综合分析,添加日粮干物质10%棉籽和3%或3%以上脂肪酸钙最适宜。
试验二:选择胎次、产奶量、产犊日期接近,健康无疾病,体重600±20kg的荷斯坦奶牛21头,随机分成7组,每组3头。对照组(CT)奶牛饲喂基础日粮,三组在基础日粮之上添加日粮干物质的7.5%(A组1.5kg),10%(B组2kg),12.5%(C组2.5kg)的棉籽,另外三组在基础日粮之上添加2.5%(A1组,500g),3%(B1组,600g)和3.5%(C1组,700g)的脂肪酸钙。测定产奶性能、血液指标和繁殖性能指标,确定奶牛日粮中最适宜的添加量。结果表明:
(1)A组、B组和B1组比CT组极显著提高4%标准产奶量(p<0.01); B1组4%标准产奶量提高最显著(p<0.01),且显著于A组和B组(p<0.05)。
(2)三个棉籽组和A1,B1组乳脂率均显著于对照组和C1组(p<0.05);棉籽组各个水平间乳蛋白差异不显著(p>0.05)。脂肪酸钙各组间乳蛋白也不显著(p>0.05),但有降低趋势。两种脂肪比较,A组比A1,B1组能显著提高乳蛋白(p<0.05)。
(3)棉籽组各水平和脂肪酸钙各水平非脂固形物和乳密度均差异不显著(p>0.05)。
(4)A,B,C组血浆尿素氮浓度显著高于CT组(p<0.05),但这三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C1组血浆尿素氮浓度高于CT、A1和B1组,但CT、A1和B1组差异不显著(p>0.05)。A、B、C、A1、B1、C1组游离脂肪酸显著低于CT(p<0.05)。
(5)A和B组比CT组和C组降低了平均授精次数,提高了情期受胎率;B1和C1脂组比CT1组和A1组降低了平均授精次数,提高了情期受胎率。
(6)B1组经济效益最好,其次是B组。
在奶牛日粮干物质基础之上:最适宜的棉籽添加量为日粮干物质的10%,最适宜的脂肪酸钙添加量为日粮干物质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