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享行为作为亲社会行为的一种重要表现,对3-6岁幼儿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助于儿童更好地与他人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幼儿在进行分享行为时,能够感受到与他人分享的乐趣,幼儿的心灵也能够获得满足,也有利于幼儿与其他小朋友建立友好的同伴关系,减少冲突与矛盾,从而获得社会性的发展。中国由于实行计划生育,独生子女众多,导致众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家长围着孩子转,分享锻炼机会少,日常生活经验少,分享意识不到位,在面对自己喜欢的玩具或食物时,表现出强烈的占有欲。基于以上现象,笔者不禁产生疑问,3-6岁幼儿分享行为的现状到底是怎样的?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幼儿分享行为是否具有差异?不同幼儿园孩子的分享行为是否一致?不同实验情境下幼儿的分享行为是否具有差异性?幼儿的分享行为是否与家庭教养方式有某种特定的关系?如何才能更好地培养儿童的分享行为?这些问题都是本研究想重点研究的问题。本研究选取了一所高校附属幼儿园和民办私立幼儿园作为被试园,从被试园中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3-6岁125名幼儿及其家长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实验法、问卷法和访谈法进行数据收集,经过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3-6岁幼儿的分享水平具有利己性,但是趋向于均分。2、不同年龄幼儿分享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分享水平也越来越具有利他性。3、幼儿园性质、幼儿性别、幼儿是否独生对3-6岁幼儿的分享行为均没有显著性的影响。4、不同实验条件下幼儿分享行为的表现是:在等分与非等分条件下,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分享行为具有显著性的差异;在普通和特殊物品条件下,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分享行为具有显著性的差异;在同伴关系实验条件下,幼儿的分享行为具有显著性的差异;在分享对象性别不同实验条件下,幼儿的分享行为没有显著的差异,男孩女孩都趋向于分更多给同性别的小朋友。5、3-6岁幼儿分享行为与家庭教养方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民主性教养方式能够显著的正向预测分享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