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3S的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研究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2次 | 上传用户:slowfast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土地资源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其生态风险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湿地,作为“地球的肾”,其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的高低更是直接关系到水、空气等其他系统的循环。但是传统的土地资源监测系统很难及时有效的获取土地资源结构和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的变化信息,随着3S技术的兴起和发展,为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的动态监测提供了可能。为此,本文选择湿地结构和功能较为完整的—安徽省升金湖国家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以1986年、1995年、2000年、2004年和2011年TM遥感影像作为基本数据源,结合安徽省升金湖自然保护区1:1万地形图,升金湖自然保护区功能规划图、SPOT5影像、《统计年鉴》等资料,在3S技术的支持下,利用ERDAS9.2对遥感影像进行波段组合、几何校正、裁剪,并建立土地利用分类模板,进行监督分类,形成5期土地利用分类景观图,提取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信息,并利用Fragstats软件对研究区的土地利用景观指数进行分析,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综合模型,计算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综合指数,绘制土地利用生态风险插值图,分析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现状及形成的原因,为研究区土地资源管理与土地利用生态风险动态监控提供理论依据。(1) 从5期土地利用景观图可知,研究区土地利用现状是以耕地和水域为主,其中,耕地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3.86%,水域约占研究区的40%左右,其次是林地、建设用地、交通用地、未利用地、园地和草地。从1986年到2011年,研究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呈现出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交通用地和建设用地不断增加的情况,这表明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受人类活动的干扰越来越强烈。由于湿地土地利用生态系统具有脆弱性和破坏后恢复较难的特性,建设用地和交通用地的过快增长会影响研究区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整体的平衡,因此,在后期的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上需要注意对耕地、林地等其他原生态地类的保护。(2) 本文根据5期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数据、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和景观数据的分析构建了土地利用综合生态风险模型,经过模型计算结果可知,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程度总体上有所缓解,但是研究区的西南角和东北角仍然属于土地利用生态风险重点监测区。(3) 本文利用马尔科夫链预测未来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状况,根据2004-2011年土地利用转移矩阵,预测2018年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并计算土地利用生态综合风险指数。根据预测结果可知2018年,研究区耕地和水域面积将会减少,而其他地类将会持续增加,其中耕地面积减少幅度较低,约为2011年的4.85%,水域面积减少幅度较大,约为2011年的41.94%,园地面积增长幅度较大,与2011年相比约增长了约10倍。此外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综合指数与2011年相比,下降幅度较为缓慢,约为0.86。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目前钻井平台发电机功率因数偏低,柴油机耗油严重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点看法,旨在提高发电机功率因数,节约燃油,节省成本。本文主要论述了钻井平台配备无功功率补偿器的
电线管敷设是建筑电气工程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分项工程,施工的质量关系着整个电气工程的质量。针对暗配穿线钢管与接口,配线管敷设的质量问题,本文将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一些粗浅的看
回溯我国君主专制到民主共和国的漫长历史,探寻我国“民为邦本”税制的思想源流和政策实践,突显三十年改革开放民生税制建设的成就,探索今后纳税人主体性税制的发展方向。
物联网是全球公认的集计算机与互联网与移动通讯网之后的信息产业之后的又一次信息化浪潮,目前,物联网的发展定位已经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它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大大扩展了产业
房地产价格应当与居民的收入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房地产的价格过高无疑会使国民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本文在深入分析房地产价格过高将不利于社会稳定、引起资源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