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空间条件,是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换而形成的有机整体。岩溶山地区域由于其独特的岩溶地质背景和山地形态特征,加之这些地区多人口集聚、人为肋迫强度高、生态压力大,生态环境往往表现出生态承载力小、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严重等特点。生态环境脆弱性的评价实际上是评估人口、生产、社会发展和环境整体生产能力及潜力的程度,以及环境能否被持续、稳定利用的综合性衡量标准。它是通过对环境各要素的特殊属性及要素组合的整体效应、对脆弱生态环境范围及演变趋向的认识,结合对脆弱生态环境成因与环境受体的综合分析,以定量、半定量的分析方法,达到对脆弱生态环境整体的概括。研究以重庆市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多源数据包括酉阳航片(2009年)及地形图(1991年调绘,北京坐标系)、地质图、地质灾害易发图、土壤类型图、土地覆被图、岩性图等专题图件,从中获取研究区专题数据,选取地质地貌类、水土流失类、植被覆盖、土地利用、土壤等方面的9大脆弱性评价因子,建立评价体系,依据层次分析法(AHP)结合矩阵运算进行权重分析赋值,在ArcGIS软件平台下插值叠加,最终生成酉阳县生态脆弱性格局图,并从空间分布、乡镇分布角度加以分析说明。然后结合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生态、经济和社会现状,提出生态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合理建议和构想。研究结果如下:(1)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生态脆弱性得分在1.349-4.708之间,按等差的原则将之分为5个等级。整体格局而言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生态环境质量以中度脆弱区和轻度脆弱区分布最广,所占比例最高,二者合占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国土面积的约90%。东部环境质量优于中、西部,东部地区以中度、轻度脆弱区为主基调,潜在脆弱区也主要散布于东部,尤其是东北部。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中、西部地区环境质量整体较差,形成一条大致呈“人”状的生态环境高度脆弱带,但西北部、西南部生态环境相对较好。西南角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呈现出高危状态,生态环境质量极差,南部地区生态质量也较差,高度脆弱区广布。(2)就乡镇而言,高度脆弱区和极脆弱区集中分布于中西部多个乡镇,包括花田乡、宜居乡、铜鼓乡、官清乡、黑水镇北部、小河镇中部及南部、楠木乡西部、龙潭镇西南、李溪镇北部及西南、后坪乡南部、苍岭镇北部,另外庙溪乡、龚滩镇、天馆乡、两罾乡、丁市镇、清泉乡、双泉乡也有大量分布。铜鼓乡、后坪乡、李溪镇、黑水镇、宜居乡、官清乡、花田乡、龙潭镇、桃花源镇、小河镇、楠木乡、苍岭镇、板溪乡、丁市镇14个乡镇高度脆弱区和极脆弱区面积均在1000hm2以上,其中铜鼓乡则高达4161.33hm2。有12个乡镇高度脆弱区和极脆弱区面积比例在10%以上,分别为:官清乡、铜鼓乡、花田乡、小河镇、宜居乡、李溪镇、黑水镇、南腰界乡、板桥乡、苍岭镇,其中官清乡比例高达36%,这些乡镇生态环境状况比较严峻,应当高度重视,将生态治理提上高度,积极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