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至今,伴随着工业化发展的不息进程,城镇化也在不断加速发展。在市场经济大潮的推动下,大量的农民进入城镇务工。农民从农村进入在城镇,不仅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成功转移到了城镇,而且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强大动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民工这一群体不断发展壮大,对于他们的研究也日渐丰富,其中农民工的留城意愿及相关问题得到了学者的广泛关注。多年以来,关于农民工市民化、农民工迁移意愿、农民工留城意愿的相关研究成果丰硕。值得加以留意的是,虽然目前农民工留在城市务工,但这仅仅只实现了职业身份的转变——由从事第一产业向从事第二、三产业转变。然而对于他们未来是否会在城市定居,真正融入城市生活成为城市人,则需要通过调查研究加以了解。农民工作为流动人口,其规模十分庞大,其留城与否的去向选择不仅与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和趋势相关,更关系到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研究农民工的留城意愿及影响其选择的因素,不仅有利于了解农民工的生活现状和心理动态并预测农民工迁移的趋势,也有利于政府更好的把握农民工群体的发展动态,从而制定对于农民工的相关帮扶、管理政策。这对于推进城镇化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都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农民工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问卷调查和无结构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获得调查数据和相关资料。本研究在调查阶段一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全部问卷并得到有效问卷142份,同时也获得若干访谈资料。通过使用SPSS17.0录入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并结合所得访谈资料进行综合分析,重点研究了农民工的留城意愿如何以及影响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因素有哪些,最后综合论述了本次研究的结论并以此为依据提出相关建议。全文一共可以分为四个部分。论文的第一部分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进行了介绍;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界定了与本文主题相关的几个概念;并简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选取方法等。论文的第二部分,首先对调查对象的性别比例构成、年龄结构分布、文化程度状况等几项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其次,通过卡方检验分析了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中土地的处理状况、在城市居住时间、对自我身份认知等因素对于留城意愿是否具有显著的影响。论文的第三部分,通过分析调查数据并结合访谈内容,深入分析了子女教育、父母赡养、经济状况、工作状况、在城市的住房状况、城市的公共设施条件和休闲娱乐方式等因素对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影响情况。论文的第四部分先综合论述了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年龄、婚姻状况、在城市居住时间、对自我身份认知等四个因素是影响外来务工人员留城市意愿的显著的因素。第二,子女教育、父母赡养、经济状况、工作状况、在城市拥有住房的情况等五个因素是农民工考虑留城与否较为重视的因素。第三,从本次调查数据来看,部分农民工即使已经有了留城定居的打算,但是对自我身份认同还存在怀疑,并未认为自己是城市人。此外,仍有少部分农民工对自己目前的定位不够清晰,对未来定居何处还没有明确的计划和打算。最后,针对上述研究结论,本文从政府、社会、农民工自身三个方面给出了相关建议,以求促进农民工在城市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