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文化软实力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研究

来源 :河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9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师生在日常的教学实践、社会服务、科研活动、生活娱乐等过程中共同创造和形成一种超越物质存在的精神成果,这些精神成果中包含着巨大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即高校文化软实力。高校通过营造特定的文化氛围和精神环境,使生活在其中的个体无形中在思想观念、心理素质、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诸方面对现有的文化价值产生认同,从而实现对个体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可以说,高校文化软实力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具有重大的导向作用。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以文化对价值观的导向功能及当前文化的多样性发展为背景,引出高校文化软实力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的观点。首先阐明了高校文化软实力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理论层面上的一致性和实践层面上的互动性;继而提出本文的主题,即高校文化软实力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接着论述了高校文化软实力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导向作用的的现状,既包括高校文化软实力建设成就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正面导向作用,又包括高校文化软实力建设不充分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负面导向作用;最后通过分析影响高校文化软实力发展的因素,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即以高校文化软实力为视角的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路径,包括强化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建设良好校园风气等等。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这是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我们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的作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实现
社会公正的思想古已有之,对社会公正的研究,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中国都一直未中断过,且一直延续到现在。在我国的先秦时代,百家争鸣,各种社会公正思想纷纷涌现;到了汉代武帝时期,确立
大爱精神是以坚定的社会主义道德信念和道德良心为基础的、高度自觉的爱的意识和爱的行为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