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趣味田径”教学对小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以扬州市美琪学校四年级为例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jo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相关的文件和意见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改革,把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作为今后学校工作改革的重点和目标。从近几年的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来看,中小学生各项的身体素质都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逐渐向良好的一面发展,但总体水平仍然不高。最新一次全国4~16岁少年儿童心理健康调查发现,中国儿童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率高达13.9%,学生中有2/5左右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近些年有研究表明,少儿趣味田径运动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素质的发展,但研究主要是集中在体质健康方面的影响,关于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却较少。所以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究少儿趣味田径教学对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为制定针对性的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学方案提供参考。  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扬州市美琪学校四年级小学生目前身心健康的基本状况、实验前后身心健康方面指标的变化及身心健康发生变化的原因进行研究和分析。  研究结果:(1)在身体健康整体水平上,不同教学实验对小学生的身体健康总分的影响存在差异性(F(1,94)=7.69,P=0.007<0.05),改善的效果为实验组>对照组。(2)在身体健康各指标上,实验组学生的肺活量、50m跑、1分钟跳绳、1分钟仰卧起坐等指标,实验前后得到了显著性的提高。BMI和坐位体前屈变化不明显;对照组学生的BMI、50m跑、1分钟跳绳、1分钟仰卧起坐等指标实验前后得到了显著性的增长。肺活量和坐位体前屈,变化不显著。(3)在心理健康整体水平上,不同教学实验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MTH总分)的影响存在差异性(F(1,94)=59.49,P=0.000<0.05),改善的效果为实验组>对照组。(4)在心理健康各维度上,实验组学生在学习焦虑、自责倾向、身体症状、恐惧症状等维度上,实验前后的焦虑水平得到了显著性的降低。在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冲动倾向等维度上,实验前后变化的差异不大,但均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对照组学生在身体症状方面,实验前后变化的差异具有显著性,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在对人焦虑、恐惧症状、冲动倾向等维度上,实验前后变化的差异不大,但均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在学习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和过敏倾向等维度上,实验前后变化的差异不大,但均出现了增高的趋势。  研究结论:(1)少儿趣味田径和常规的体育课教学皆可以改善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2)少儿趣味田径教学较常规的体育课教学更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尤其是在BMI、肺活量、50m跑、1分钟跳绳等指标方面,实验组比对照组改善的效果更显著。(3)少儿趣味田径教学较常规的体育课教学更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尤其是在学习焦虑、自责倾向、身体症状、恐惧症状等维度上,实验组比对照组改善的效果更显著。
其他文献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脑电技术考察文学特长生进行语言信息加工和非语言性质的空间信息加工时的脑功能模式。为此,本研究选择了18名在文学创作上具有突出成绩的语言文学专长的大
我国的教师教育始于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的南洋公学师范馆。经过百余年的发展,我国教师教育经历了封闭到开放、一元到多元的历程。近年来,我国师范大学趋向综合化发展。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