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渤海油田稠油储量丰富,水驱采收率低。尤其对于粘度高于350mPa·s的稠油化学驱,因受限于化学剂研发的滞后导致高粘稠油化学驱未在渤海油田形成规模应用。本文针对稠油化学驱技术广阔应用空间,对中海油研究总院提高采收率重点实验室研制的新型驱油体系(EHA-1)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为其在现场的应用实施提供有效支持。为了更好地评价和利用新型驱油体系(EHA-1),本文在室内开展了一系列室内模拟实验。主要包括新型驱油体系的静态性能研究、与油藏的配伍性研究和驱油效果的研究。对目标体系的粘度、流变性、乳化性、微观尺寸和在地层中的驱油机理等做了全面系统的评价,为现场应用该新型驱油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性原则。结果表明:1)新型驱油剂是一种剪切变稀的非牛顿流体,与原油界面张力较低(2~10mN/m),并且新型驱油剂能对原油进行切割,形成连续相活化稠油,有效降低稠油的粘度从而提高采收率;2)新型驱油体系的水动力学特征尺寸在10~20μm,结合流动性实验,新型驱油剂在近井端高中低渗的注入性良好,在地层深部只在高渗层和中渗层有良好的流动性,并给出了其与油藏的配伍性图版;3)新型驱油体系有很好的调驱性能,能有效改善吸水剖面,进行流度控制;4)新型驱油体系驱油效率可比水驱大幅提高,结合相渗实验结果和微观乳状液切割原油的特性,表明新型驱油体系具有良好的洗油效果;5)通过平板模型研究,新型驱油体系具有扩大波及体积和提高驱油效率两重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新型驱油体系驱可比水驱提高14.56个百分点,其中驱油效率的贡献率为28.4%,扩大波及的贡献率为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