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佩甫是当今乡土文学中备受瞩目的作家,拥有丰硕的创作成果,具备研究的价值与意义。其乡土小说根据精神嬗变的发展线索,展现出由诗意书写乡土的开端、到理性批判乡土的转折、再到重返“诗意”乡土这一动态变化发展过程。 早期基于对童年乡村生活的追忆开始了对乡土的诗意书写,具有温情、诗化的特点。在对幼年乡村生活的缅怀中展示出了对乡土的眷恋和农民的讴歌,显露出深沉的乡土之恋。 中期,面对败落的乡村大地和堕落的人性,作家以中原赤子浓重的乡情、“智识者”理性的眼光、严肃拷问土地的价值与意义。试图以传统的乡土精神唤醒失落的人性本真。由最初的诗意书写转变为严肃的理性批判。 新世纪以来,李佩甫在城乡二元背景下深入挖掘现实社会价值颠覆背后的深层缘由,对人们的精神生存问题表示深重忧虑,流露出人文关怀。 李佩甫乡土小说精神嬗变首先源于作家个体意志的冲动。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诱使他深情回望乡土,诗意的描写土地与农民。时代变革促使城市、乡村飞速发展,人们在追逐利益的过程中逐渐丢失灵魂。李佩甫对此表示深重忧虑,自觉思考精神救赎之路;其次作家对现实语境的体认。市场经济促使生产力发展,农村从传统向现代转型。这一过程中,传统乡村的形制发生了变化,乡人的欲望开始觉醒,这一切都将乡土推向了极致的异变中。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李佩甫放弃了对乡土的诗意想象,转而理性审视乡土现实、严肃批判异化的人性;再次作家对诗意回归的自觉。李佩甫作为由乡入城的知识分子,对乡村的眷恋始终弥漫心间。目睹离乡进城者们在城市“无根”的漂泊状态后,决定为人们寻找心灵的依托,缓解现代生存压力下人们的焦虑。同时也是对自己深恋乡村、却出走城市道德自遣的流露。 李佩甫乡土小说精神嬗变的意义在于这一过程体现出作家对身处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中人们命运的深切关注。揭示对欲望的疯狂追逐给人们带来的精神伤害、试图弥合个体情感的创伤、具备一定的社会价值。但这一嬗变过程中表现出的局限也是明显的:没有突破“地域性”的限制、“乡村式”思维被既定为拯救人们的诺亚方舟、这些不足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李佩甫的创作走向更开阔、更深远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