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水产养殖业中,鱼类对饲料较低的利用率决定了水产养殖高污染和对营养物质高消耗的性质。生物絮凝技术(Bio-flocs Technology,BFT)能将养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转化为可以被部分养殖对象(罗非鱼、对虾等)重新摄食的饵料。生物絮凝技术是解决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制约和资源利用问题的有效途径。序批式生物絮体培养模式不仅能解决原位式生物絮凝培养模式的鱼鳃堵塞、养殖对象缺氧等难题,其反应系统还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控性。本试验采用异位式生物絮凝技术的培养模式培养生物絮凝体,将絮凝体作为卤虫饵料来养殖卤虫,通过测定卤虫的基本生物学指标,营养指标,肠道微生物菌落结构等,研究生物絮凝体作为卤虫饵料的饵料效果,探索生物絮凝体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试验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1、两种不同的保存方法处理粪便对生物絮凝体组分的影响本试验研究了两种不同的保存方法处理粪便对生物絮凝体组分的影响。分别为收集冷冻干燥后保存和新鲜直接4℃保存。然后将这两种不同保存方法处理过的残饵粪便用于培养成生物絮凝体。结果表明,在培养后期,冷冻干燥原材料组(冻干组)游离氨基酸种类为16种,新鲜湿重保持原材料组(新鲜组)为23种,且新鲜组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均比冻干组高。冻干组和新鲜组絮体的脂肪酸中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分别为0.15 mg/g和0.06 mg/g。2、利用生物絮凝体喂养卤虫的饵料效果本试验选用研究内容1的4℃保存原料的絮凝体,作为卤虫的饵料,并以小球藻作卤虫饵料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在第十六天,完全投喂絮体组卤虫平均体长为8.53±1.16 mm,粗蛋白含量为(52.84±3.92)%,完全投喂小球藻组卤虫平均体长为四组中最小体长,为6.13±0.46 mm,粗蛋白含量为(45.97±0.53)%。表明,生物絮体悬浮液能够用于卤虫养成,同时促进卤虫生长,使卤虫达到较高的营养。3、利用两种不同残饵粪便培养生物絮凝体的初步研究本试验分别用鳗鲡残饵粪便(A组)与罗非鱼残饵粪便(B组)培养生物絮凝体,探讨絮凝体在营养组成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特性。结果表明,两组絮体的粗蛋白含量分别A组(35.59±0.23%),B组(29.29±34.95)%。A组絮凝体Shannon指数为2.15,B组絮凝体Shannon指数为2.37,表明B组生物絮凝体微生物多样性比A组生物絮凝体生物多样性高。从属的分类水平而言,A组絮体总共检测出135个菌属的细菌,丰度>1%的菌属有11个,B组絮凝体共检测出128个菌属,丰度>1%的菌属有13个,Cyanobacteria_norank为两组絮凝体中的绝对优势菌属,SM1A02为优势菌属。4、利用两种不同粪便培养形成的絮体喂养卤虫的研究本试验选用研究内容3的两组絮凝体作为卤虫的饵料,用于卤虫养成。通过测定卤虫的基本生物学特性,营养,以及肠道菌群结构来评价两组絮凝体作为卤虫饵料的饵料效果,进一步探讨生物絮凝技术应用于卤虫养殖的适用性和可广泛应用性。结果表明,在第十九天,投喂鳗鲡粪便为原料的絮体的卤虫粗蛋白含量为(70.25±0.92)%,共检测出175个菌属的细菌,丰度>1%的菌属有10个,B组卤虫粗蛋白含量为(65.60±0.95)%,共检测出182个菌属,丰度>1%的菌属有11个。投喂罗非鱼粪便为原料的絮体的卤虫Shannon指数最高,为3.15,Simpson指数较低,为0.13,投喂罗非鱼粪便为原料的絮体组卤虫微生物多样性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