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修辞学角度分析广告语言中的劝说手段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lovech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告是一种劝说活动,而广告语言是实现其劝说目的的最重要手段。国内外学者从语用学,语义学,社会语言学等角度对广告语言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而从西方修辞学视角对广告语言中的劝说手段的研究却很少见。胡范铸(1998)认为中国的修辞学之所以在某种程度上陷入了一种“自言自语”,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对于“当下”的社会生活,对于当下的言语交际,修辞学仿佛都不“在场”。他认为修辞学要走向生活。季清芬(2005)也曾经指出,和西方修辞学的显学状态相比,中国的修辞研究一直处于一种边缘化状态。因此本文拟从西方修辞学的角度,借用其中的一些理论(亚里士多德的劝说诉求理论,图尔明的逻辑论辩模式理论和比彻尔的修辞情境理论),以大量中英文广告为例,分析其语言中所使用的劝说手段,目的在于提出一个相对新颖的研究视角,达到抛砖引玉的功效。希望能对广告语言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也希望能对中国修辞学的实际应用有一定借鉴作用。本文以广告修辞情境的三个要素(广告制作人,广告主题和广告读者)为研究的出发点,分别从这三个方面分析广告语言中所使用的劝说手段。广告活动是一种以劝说为目的的交际活动,因此亚里士多德的劝说诉求理论可以适用于分析广告语言。对广告人而言,要想达到成功劝说消费者的目的,必须首先借助于人格诉求,即树立自己良好的形象,包括专业化、可靠性、社会责任心等。广告主题即是广告文本,它既包括感性诉求也包括理性诉求。其中感性诉求可以通过使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人称代词和预设来实现;理性诉求则可以通过图尔明逻辑论辩模式实现。广告活动的最后一步是受众适应,即通过适应受众让受众认可自己。感性诉求显然在这一环节显得更为重要,广告语言可以通过迎合受众的需求心理、价值观和移情达到受众适应和成功劝说的目的。本研究发现,修辞学理论对广告语言中的劝说手段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从而可以为广告语的创作提供理论上的指导;亚里士多德的三种诉求手段在很多情况下都是共同起作用的,文章把它们分开论述只是出于方便分析的考虑。不能简单地说这三种劝说技巧孰优孰劣,毕竟广告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劝说活动,产品特性、消费者心理等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到劝说手段的选择;受众适应是修辞交际活动中非常关键的一步,广告制作人必须给予其充分的重视。修辞学,心理学和语言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都可以被用来指导广告文本的创作。
其他文献
将总结介绍WGS-84、北京54坐标、西安80坐标、地方独立坐标系之间的转换。
分析软件项目实施中影响进度的主要原因,从活动定义、活动排序、活动时间估算、进度编制和进度控制这几个方面说明项目时间管理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以"强资本弱劳工"为特征的劳动力市场结构失衡,需要有来自政府和其他非市场因素的制衡作用。由劳动行政部门实施的劳动监察就是这种制衡作用的表现。那么,在市场转型期的中国
隐喻研究源远流长,传统的隐喻观把隐喻看作是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段或语言现象。现代认知语言学对隐喻的研究突破了修辞学的界限,对隐喻的本质与特征进行了全面而深刻地论述,证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证券市场迅速发展以来,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问题始终受到社会各方的关注,其中的盈余管理问题更是引起了各界的重视,国内一些学者也开始对其进行系统研
国际实践表明,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银行业都受到最为严厉的监管,而商业银行是银行业的核心,所以有效的商业银行监管成为各国银行业监管的重中之重。商业银行监管的实
移动通信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快速发展,为位置信息服务即移动定位服务提供了广阔空间。将移动定位技术应用于公安110接处警中,可在报警同时提供报警位置,极大提高接处警效率
本文探究了《金色笔记》中现代女性在摆脱“他者”的客体地位,建构女性自我主体性以及寻求自我价值的涉渡中遇到的困惑、迷茫与无奈,展示了现代女性的真实生存状态,并深入分
传统的学校教育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接受与记忆,很少涉及到对科学能力的启发与培养。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与生俱来的求知欲,抹杀了他们对知识探求的渴望。只有转变传统培养方
污水厂MBBR悬浮填料中试试验基础上,制定MBBR悬浮填料的中试比选评价指标,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填料情况、综合挂膜情况、硝化速率、污染物去除率四个方面,该评价标准可为MBBR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