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与地方社会,或大传统与小传统的互动关系的研究范式,是民族学、民俗学重要的研究路径之一。本文中的南猛芦笙的名声获得其实是以20世纪50年代国家选择为肇端的,之后其传承发展的境遇逐渐与国家政治脉动相结合,乃至成为检视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对待小传统的晴雨表。这无疑给我们讨论国家和地方社会、大小传统之间的互动关系提供了可能和新的素材。南猛苗寨是雷山县苗族聚居区的一个典型传统村落,其自然环境、历史人文环境以及民族风俗习惯等都颇具当地民族特色,尤以当地芦笙文化特色声名远扬。芦笙舞乐文化作为南猛苗寨传承沿袭的传统文化习俗,幸甚得以较为完整的保存下来。本文选取南猛芦笙舞这一极具当地文化特征的研究对象作为分析个案,运用民族学和民俗学相关理论和方法,深入南猛苗寨,通过亲身体验与田野调查,借鉴文献记载,本文得以考证一个普通的区域民族文化事象逐渐演化成一种区域民族文化符号的过程。回溯南猛芦笙于当下民族文化产业发展语境中的不同境遇同时,侧重于其通过不断的文化展演来扩大社会交流、提高声望的过程中,使得文化符号逐渐转变成一种文化资本,给当地带来相应的社会效应与经济效益。与此同时,这一转化过程亦伴随着“名声”资源竞争,影响了村落社会关系之间的张力变化。至此,借助于这个微观考察从学科角度加深对与此相类的社会文化现象的理解。但由于芦笙舞内容丰富性、曲调多类型、发展过程曲折性,鉴于个人才疏学浅,理论功底严重不足,研究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本文也只是从一个微视角对南猛芦笙舞发展过程进行梳理,对研究内容丰富的芦笙传统文化而言只是冰山一角,关于苗族芦笙的源流、芦笙舞的文化内涵、芦笙舞象征意义的表达等问题都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