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也是提升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之一。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广泛应用,新的教育技术手段不断涌现,学校教育环境和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尤其是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为学校打造信息化、智能化的学习环境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条件。智慧课堂作为信息技术与教学高度融合的新型课堂,成为当前学校信息化教学的一个新的热点话题。智慧课堂中教学技术不断更新,新媒体、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涌现,变革传统教育活动主体的地位、消解教师的知识权威、冲击现有的教育教学理论思想、改变当前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打破传统课堂中单一的互动方式及教学时空的限制。创新教育由此得到了很有效的施展,也加快了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步伐。与此同时,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也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比如开放、多元的交流平台,一方面它使师生交往的方式发生改变,增加了交流的途径,另一方面也使师生的交往产生一种陌生感,使师生关系逐渐走向淡漠。因此,对智慧课堂的师生关系进行变革时不可待。本研究运用文献法、课堂观察法和案例分析法研究智慧课堂的内涵与特征,主要探讨了智慧课堂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师生关系带来的挑战,分析智慧课堂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师生主体地位、教学环境、学习方式的变革,进而厘清智慧课堂对师生关系产生变革的动因。在后现代主义师生观、信息技术哲学理论与主体间性交往理论指导下,从教学关系、情感关系、人际交往关系和伦理关系分析智慧课堂中师生关系的变革路径。本研究共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智慧课堂的内涵与特征。首先,对基于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智慧课堂内涵做了详细的界定。在此基础上,梳理了有别于传统课堂的智慧课堂的特征,其中包括教育观念的智慧化、教学决策科学化、教学环境智能化与学生智慧生成性等,以此来更好的理解智慧课堂所带来的时代背景。第二部分是智慧课堂给师生关系带来的挑战。本部分内容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研究技术对个体的冲击与改变。世界范围内的革命基本上是基于技术的革命,技术使个体改变对世界的认识,改变个体以往的思维方式,也改变个体的行为方式。然后,分析智慧课堂对师生关系的改变。智慧课堂师生关系的变革归根结底是由于技术的渗入,导致师生之间的主体意识、教师的知识权威、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师生的交流方式发生的变革。第三部分是智慧课堂中师生关系变革的理论基础。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又需要依靠理论来指导。在本研究中,智慧课堂中师生关系的变革需要以下三个理论支撑:一、后现代主义师生观;二、信息技术哲学理论;三、主体间性交往理论,并概括了后现代主义师生观与主体间性交往理论对智慧课堂师生关系在建立平等对话方面的启示意义。第四部分是智慧课堂中师生关系变革的动因。研究主要从教育信息化的时代背景、师生互动方式、泛在化的学习方式、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来分析智慧课堂中师生关系的变革动因。第五部分是智慧课堂中师生关系变革的路径。基于以上对师生关系变革原因的分析,本部分主要从教学关系、人际关系、情感关系、伦理关系等四个路径对智慧课堂中师生关系进行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