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职院校一直是农民培训的中坚力量,本研究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实践工作为切入点,将当前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高职院校作为研究主体。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社会阶层理论、增能理论以及系统论等为理论支撑。在实际调查中,主要通过对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学员发放在线电子问卷进行调查,并对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老师与负责人进行访谈调查。在分析梳理调查所获得资料的基础之上,了解当前高职院校培育工作的基本情况,发现并阐述了高职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优势与意义。同时,也对高职院校培育工作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一的阐述。当前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结构性矛盾突出、高职院校自我发展意识薄弱、培育方式不合理、培育内容单一与培训教师结构有待优化。通过对问题的梳理与分析发现,导致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困境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传统价值观念导致培育困境、城乡二元体制的禁锢、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理念与方式的落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保障机制不完善。基于上述问题与问题成因,本文从高职院校内部工作机制创新和外部支持环境优化两方面来探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职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路径。从高职院校内部工作机制创新方面来看,具体有: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观;强化主体价值,增强高职院校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方式,力促培育方式多样化;科学设置培育内容,优化涉农专业群结构与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引进与激励机制,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师资队伍建设。从外部支持环境优化方面来看,具体有: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树立平等的职业农民观念;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保障机制;组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以赋权为核心,激励农民广泛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