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16、p15基因缺失、点突变和启动子甲基化的研究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ufeng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29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ALL)患者的p16基因的第一、第二外显子及p15基因的第二外显子的纯合性缺失,p16、p15基因的第二外显子的点突变,p16、p15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变异情况进行检测,探讨p16、p15基因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失活的机理。方法 取患者外周血,用酚/氯仿法提取白细胞基因组DNA,设计p16、p15基因第二外显子引物,p16、p15基因启动子区野生型、甲基化特异和非甲基化特异的引物,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分析方法、PCR-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方法(PCR-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al polymorphism,PCR-SSCP)、甲基化特异的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分析方法,对29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白细胞基因组DNA的p16、p15基因的第二外显子的纯合性缺失、点突变及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变异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在这29例ALL患者中,未发现p16基因第一外显子的缺失;p16基因第二外显子的缺失率为27.6%(8/29),p15基因第二外显子的缺失率为6.9%(2/29);未发现p16基因第二外显子的点突变,p15基因第二外显子的突变率为17.2%(5/29);p16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率为13.8%(4/29),p15基因的甲基化率为27.6%(8/29)。 结论 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p16、p15基因的失活方式主要有三种:纯合性缺失、点突变和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虽然每种变异之间存在比例差异,但每种失活方式都具有重要意义,和ALL的发生发展都有一定的关系。在这29例ALL患者中,未发现p16基因的点突变,但仍不能排除这种失活机制,我们将通过扩大样本,进一步研究p16、p15基因的点突变情况。
其他文献
<正>T细胞是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功能的免疫细胞,其正常的增殖分化在机体免疫监视、防御中起关键作用。大量研究[1-2]表明,T细胞的异常增殖分化是器官移植排斥反应、自身
轮毂驱动汽车通过将驱动电机直接安装在轮毂内,实现了电机到车轮的直接驱动,是一种新构型的车轮独立驱动系统,具有结构紧凑、传动效率高、传动链短、易于布置的优点,得到了广
目的1.问卷调研选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初步评价中药配方颗粒临床使用的不同环节中的现象,并从不同级别的医师层面、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层面,获取中
蒸散量的计算方法有很多种,表面能量平衡系统(SEBS)是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的计算蒸散量的方法之一。SEBS是应用卫星对地观测的可见光、近红外和热红外波段资料,结合实测气象数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增速放缓,中小企业面对消费者需求下降、行业竞争剧烈等问题。企业绩效评价能及时反馈企业的经营状况。在新经济态势下,精益战略能帮助企业减少浪
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发展,数据获取的方式越来越多,人们往往需要对大量高维的数据进行分析,但是,经常会遭受数据的“维数灾难”,使得对数据的后期处理变得非常困难。因此,在处
在过去的十年间,可见光催化由于其绿色环保、反应条件温和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中。最近可见光催化逐渐成为有效地引发胺类N原子α位Csp3-H键官能团化反应的方法。
目的:探讨厦门地区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MP)耐药情况及其与DNA载量和基因型的关系。方法:(1)选取厦门市妇幼保健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儿科住院的230例MP感染患儿
目的 肺癌是肿瘤相关死亡的最常见原因,根治性外科手术提供了非小细胞肺癌治愈的唯一机会。随然近20年来肺癌的诊断及治疗有一定进展,但五年生存率仍低于15%。 流行病学研
目的:探讨3种皮肤外用药在防治鼻咽癌患者放射性皮炎中的效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外用药物费用分析,拟为行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选择最佳的皮肤外用药。方法:本课题将入院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