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杀菌效果好和经济技术可行,当前饮用水厂仍普遍采用氯作为消毒剂,但氯消毒带来的副产物问题不能忽视,同时氯消毒无法解决嗅味问题,尤其是在管网中出现的嗅味问题。卤代苯甲醚(Halogenated anisoles,HAs)、土臭素(Geosmin,GSM)和二甲基异茨醇(2-Methylisoborneo,2-MIB)作为典型的嗅味物质能够造成饮用水常见的土霉味问题,这些物质均很难通过氯消毒去除。因此本文提出将过氧乙酸(Peraceticacid,PAA)作为饮用水消毒剂,实现同时消毒和控制嗅味的目标,研究了快速检测水中余留PAA的方法、PAA在饮用水及水源中的衰减规律,并以典型的土霉味物质HAs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了 PAA对嗅味问题的控制效果和机理。通过对分光-总氯试剂包法检测水中余留PAA进行系统评价,证明了该方法的线性在浓度0~10mg/L范围内良好,回归系数R2=0.994,最低能检出0.28mg/L的低浓度PAA。当待测样品的余留PAA浓度在1~10mg/L范围时,pH、温度和显色时间等因素对该方法几乎无影响。滴定法和DPD(N,N-diethyl-p-phenylenediamine)液体法存在检测精度不高、药品易失效、操作复杂等缺点,试验和统计学分析表明分光-总氯试剂包法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均优于滴定法和D P D液体法,同时该方法具有显色速度快、显色稳定、重现性高、操作简单等突出优势,能够用于现场快速检测。PAA在饮用水及水源中衰减试验表明其衰减过程中快慢反应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考虑主要是水中天然有机物(Natural organicmatter,NOM)的快速消耗作用。pH是影响PAA衰减的关键因素,碱性环境明显促进PAA的分解,主要由于PAA在酸性和碱性环境中存在的形态不同。此外,有机物含量(以Totall organiccarbon,TOC计)、电导率和PAA初始浓度对PAA衰减也有影响,统计学分析影响的大小依次是:TOC>电导率>初始浓度。在实际水体中PAA投加浓度越大,其衰减越多越快,主要归因于PAA在衰减快反应阶段的消耗大。研究表明单独使用PAA对HAs的去除率不高,但PAA/UV体系对HAs的去除率达到92%以上,其降解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反应模型,降解效率从大到小依次是 2,4,6-TBA>2-MCA>2,4-DCA>2,4,6-TCA。PAA 对 HAs 在 PAA/UV 体系中的降解速率贡献率在24%~36%之间,能够提高PAA/UV体系的效率。由于pH仅影响单独PAA过程对HAs的降解,所以pH对PAA/UV体系的影响很小。直接光解作用对溴代苯甲醚去除贡献大于氯代苯甲醚,氧化作用、光解作用、羟基自由基(.OH)和其他自由基作用等4种作用对氯代苯甲醚降解的贡献率相似。TBA对降解作用的抑制证明了 PAA/UV体系去除HAs过程中.OH的存在,其他自由基中CH3CO2、CH3CO.和CH3CO3·存在的可能性大于HO2.、CH3·和CH3O2·。基于密度泛函理论预测了 HAs分子的活性反应位点,结果与试验数据一致,氯代苯甲醚PAA/UV体系中的主要产物是苯甲醚和氯代酚,在H2O2/UV体系中还有有毒的氯代愈创木酚生成,前者更具有优势。由于GSM和2-MIB分子存在抵抗氧化作用的叔醇基团,PAA/UV对其去除效果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