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河口两座跨海大桥潮动力叠加影响的数值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tianqing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钱塘江河口处于上海大都市圈的核心位置,周围各城市间经济贸易往来密切。杭州湾作为钱塘江河口的口外海滨段,水域面积辽阔,在为水运交通提供了便利的同时,却对陆路交通造成了天然阻碍。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跨海桥梁的建设是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在钱塘江河口区域已建及规划在建的长度超过10km的跨海桥梁总数已超过6座。河口中大规模的桥梁工程建设势必会对各潮动力要素造成影响,而潮位、潮流等潮动力要素又关系着沿岸水利工程设施的建造标准。目前,国内外的研究多集中在分析单座跨海大桥的影响上而较少关注两座及以上跨海大桥共同建设的情况。因此,为了探究同一河口区域多座桥梁的潮动力叠加影响问题,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首先,建立包含钱塘江河口与长江口的大范围数值模型,与实测资料对比验证后,分析了杭州湾区域的潮动力特征,并采用计算得到的水位结果,为钱塘江河口的小尺度精细模型提供外海开边界条件。然后,保留主桥桥墩原型,仅对跨海大桥中尺寸较小又数量众多的引桥桥墩概化并加入小范围的钱塘江河口模型当中。最后,分别探究了两座桥梁的独立和叠加影响,讨论分析钱塘江河口潮位、潮流以及纳潮量的响应。主要结果如下:(1)杭州湾内水流呈现明显的往复流特性,涨潮历时小于落潮历时,涨潮流速大于落潮流速。此外,进出杭州湾的潮流由于受到湾口舟山群岛的阻隔,主要分为五股。其中潮流通量最大的为镇海-定海通道,最小的为衢山-洋山通道。(2)桥梁的建设对潮动力的影响,总体上体现在对潮汐能量的削弱上,包括潮流流速的降低,潮差的减小及纳潮量的缩减。其中,潮差与纳潮量的响应结果可以相互印证。此外,由于杭州湾独特的喇叭形岸线特征,潮差受桥梁建设影响的值向上游不断增大,直至距闻堰60km处,以两桥共同建设工况为例,最多减小4.6cm。(3)两座跨海大桥叠加影响情况下,在对潮动力要素的沿程及全局的总体影响方面,杭州湾大桥的作用占据主导地位,嘉绍大桥仅在其桥位附近有较为突出的影响。例如潮位和纳潮量的沿程变化结果中,可以发现总体趋势仍是由杭州湾大桥所产生的影响所决定,但嘉绍大桥会对其桥位附近水域产生较剧烈影响。
其他文献
在我国沿江沿海等地区,存在大量的软土层,这些地区已建或正在建设大量的工程设施。因此,对软土地基加固方法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论述了软基加固的研究现状及技术发展,同时介
我市是一个水资源相对短缺的城市,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和人口数量的急剧膨胀使水资源日益紧张。小城镇、小区的污水能否处理好,能否找到高效、低投入的城镇污水处理新技术,将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