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分析是采用科学客观的方法,通过收集和分析资料,对教材的特点、适用范围和优缺点等进行评判和分析的过程及结果,是合理有效利用教材的重要途径,也是教材修订改进的重要依据。近年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十三五”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研讨会都对职业教育的教材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现有的教材进行科学地分析,将为职业教育教材的建设提供理论参考。本研究以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为出发点,借鉴国内外有关教材分析的研究成果,梳理归纳出教材分析的方法体系,选取中等职业教育农业部规划教材《园林植物生长与环境》,结合中职学校培养目标及中职学生特点,分析该教材的内容选择、编排结构,以期找出书中的优势和不足,为授课教师的教材应用和教学实践提供参考,为《园林植物生长与环境》教材后续的编写、修订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对《园林植物生长与环境》教材进行分析。静态分析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其中宏观综合分析分别从封面设计、指导思想、学时、知识体系四个方面对教材进行了梳理;微观具体分析从每一章节在整本教材中的地位、教学总目标、知识结构及单元详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三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动态分析是对该教材使用学校的任课老师和学生进行调查访问,了解《园林植物生长与环境》教材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真实情况以及师生对该教材的看法。研究结果显示,本教材的优点是:知识体系合理,符合当代职业教育教材的编写要求;教材内容能够吸引大部分学生,引起学习兴趣;教材难度适合学生学习;教材知识可在生活中得到应用;教材篇幅适中,图文排版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存在的不足之处主要有:图片色彩不够鲜明,实物图清晰度低,还存在个别示意图标注不完整的情况;单元作业题类型偏向于记忆,能力提升型题目较少;教材中陈述性知识的分布比例超过了程序性知识,与中职教材对知识分布比例的要求有一定差距。本研究对《园林植物生长与环境》教材进行了较为全面而客观的分析,最后基于分析结果,得出相应结论,为教材相关问题的修订或再编提出意见和建议,并为教师合理、高效地使用教材提供了参考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