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欺诈及其法律控制研究

被引量 : 14次 | 上传用户:wangjuhui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中心观点是:贷款欺诈是一种制度缺失下的市场失灵现象和信息不对称现象,是一种不公平的金融资源配置行为,是一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因而需要运用经济法进行有效的国家干预,对其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法律控制,以维护市场秩序和保护金融安全。而贷款欺诈的法律控制应围绕有效解决交易安全、信息不对称这一中心问题展开,同时应树立预防和控制贷款欺诈的系统观和效率观。本文在学术界第一次从经济法学的角度系统而全面地阐述了贷款欺诈及其法律控制的一般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是本文的最大特点,源于社会现实关心的问题导向型研究路径则贯穿全文始终,试图构建关于反贷款欺诈的相对完善的法律框架和提出清晰而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是本文的研究目的与向度。 全文分为四章。第一章和第二章是对问题的事实和价值的二元分析;第三章论述制度之建构,它和第四章共同组成本文的对策论,均致力于问题的解决;第四章的第二节“贷款欺诈法律控制制度体系的重构”是对第三章所述各项制度的总结和升华。 第一章,贷款欺诈的学理分析和现象分析。本章是贷款欺诈的现象论和构成论。本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对“贷款欺诈”进行了学理的概念界定和分析,进而分析论述了其结构和学理分类;第二部分对现实中的贷款欺诈进行了现象分析,包括其现状特点、产生的危害及其成因。 贷款欺诈是在商业银行贷款调查、审查、发放等交易过程中以及贷款发放后的贷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意图骗用贷款、占有贷款或逃避贷款偿还责任的行为以及过失违反法定的信息披露义务的行为。文章运用信息经济学的知识以及有关信息不对称理论指出贷款欺诈是一种典型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其具体构成要件是贷款欺诈的主体、贷款交易安全信息、贷款欺诈行为三个方面。其中,贷款交易安全信息是商业银行为了保证贷款安全,依据商业银行的理性要求而必须采集的交易信息,应当符合重大性、关联性要求,所有的贷款欺诈行为都围绕着贷款交易安全信息而展开的。 在我国,贷款欺诈普遍存在,手段隐蔽而复杂,金额往往非常巨大,其中贷款企业恶意逃废银行债务是贷款欺诈的典型表现形式之一,利用虚假的财务报表资料进行贷款欺诈则是常见的手段。贷款欺诈是对诚实信用原则的背离,破坏
其他文献
生命化教育并不是一种教学模式或方法,而是一种教学理念,是对更美好的教育的一种价值诉求。它不仅能够为全体师生营造和谐、民主、快乐、有安全感的教学环境,而且能够在教育
利用1975—2014年本溪地区4个国家地面气象站逐日降水资料,采用线性趋势系数法、Mann-Kendall突变分析法和Morlet小波分析法对本溪地区暴雨时空分布及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
园林绿化事业单位中的财务内部控制工作,具体就是指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得园林事业单位既可以保持长期的健康运行,又可以使单位内部的各种资金的安全性得以保障,还能使与此
初中生学习压力过重是当代教育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 ,本文试从心理年龄特征的角度对初中生学习压力进行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缓解初中生过度学习压力的应对措施。
长期以来,关于档案数据库版权问题的争议颇多,基本围绕档案数据库是否享有版权以及版权归属问题展开。本文立足于我国所遵循的现有国际公约和国内法律,对档案数据库涉及的主
本文运用社会学“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对刑事诉讼系统中的鉴定权配置问题开展研究。全文以比较研究方法,深入考察两大法系国家鉴定权配置模式的基本原理,并作诉讼功能上的价值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社会已进入新媒体时代。新媒体这把"双仞剑",对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创新高职院校党建
遗产税是以财产所有者死亡时遗留的财产为课征对象课征的税,属于财产税。从遗产税一般原理入手,论述了课征遗产税的理论依据并对遗产税的功能进行了分析,遗产税具有调解社会分配
<正>全日制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应当十分重视.而在高中作文教学中,议论文的写作教学是很
本文主要讲了微课的概念及特点、常见的微课制作模式,并以实例"PS中的图层蒙版"介绍了微课的制作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