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线上社交网络在方便人们获取海量信息的同时,也为平台管理带来挑战。信息在线上社交网络上传播,通过转发分享等传播行为形成具有图结构的级联信息传播网络,使信息得以进一步扩散。在早期预测信息传播对于优质内容的推广、谣言的阻断、增强平台粘度具有重要的价值。线下社交网络中的传播过程类似线上社交网络的传播过程,能够形成相似的级联传播结构,可将线上信息传播建模思想应用于线下病毒传播的流行度预测研究中,为早期新型传
【基金项目】
:
国家242计划专项课题;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2019A1515011792); 广州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 (201802010025);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2017A030310428); 广东省产学研重点项目 (2015B01013100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线上社交网络在方便人们获取海量信息的同时,也为平台管理带来挑战。信息在线上社交网络上传播,通过转发分享等传播行为形成具有图结构的级联信息传播网络,使信息得以进一步扩散。在早期预测信息传播对于优质内容的推广、谣言的阻断、增强平台粘度具有重要的价值。线下社交网络中的传播过程类似线上社交网络的传播过程,能够形成相似的级联传播结构,可将线上信息传播建模思想应用于线下病毒传播的流行度预测研究中,为早期新型传染病传播流行度预测分析提供参考,具有巨大的社会意义。信息传播预测模型研究,根据预测的时机、研究的视角和数据的完整程度的不同,存在不同的预测场景和部分尚未解决的问题。其中,传播网络动态图结构时空特征学习、传播中双向社会影响学习、影响用户转发行为的结构与内容特征的深度建模、缺乏完整传播数据的传播建模等问题依然存在诸多挑战。本文考虑信息传播可计算因素,应用计算传播学和机器学习的方法,针对传播过程中图结构的时空动态性、社会影响的双向性、影响因素的复杂关联性、线下传播部分数据缺失的问题,分别建立基于图结构的计算传播模型,展开信息传播预测的研究。本文主要工作和创新点概括如下:在早期预测线上信息传播流行度的场景中,信息传播网络的图结构时序动态特性和结构类型反映着信息的时效性、传播速度、受欢迎程度等特点,对信息传播流行度的增长有着重要影响。已有传播模型从静态传播网络采样和学习传播结构特征,导致预测效果欠佳、模型参数规模较大的问题。本文针对该问题,利用传播节点的结构特点,将节点特征融合到传播子图的整体特征学习之中,大幅减少了模型参数,并基于此提出循环图感知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能有效捕捉传播网络的时空动态,降低传播流行度预测误差。此外,信息传播中的社会影响具有双向性,信息的发布者和转发者相互影响,本文针对该特性,提出了双向图序列注意力神经网络模型,分别从局部和全局学习传播结构双向特征。该模型解决了当前模型仅能够从单个方向学习传播结构特征的问题,提高了在传播早期识别传播节点社会角色特征的能力。信息的传播流行度是用户转发行为在宏观上的表现,研究用户转发行为不仅对链路预测、内容推荐有较大价值,对理解宏观传播流行度也有重要意义。在信息传播事前预测用户转发行为的场景中,用户的转发行为受到社会角色和信息内容主题影响,且用户在信息传播中扮演的社会角色和信息内容主题也有着密切关系,相同用户在不同主题下可能会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而用户转发行为预测的多数方法缺少对社会角色和文本主题的联合建模,从而很难学习到影响用户转发行为的复杂关联模式。我们提出了深度级联微观模型,采用表示学习深度挖掘社会角色和文本主题特征,克服了传统方法学习的传播影响因素过于简单的问题,大幅提高预测效果。在早期预测线下社交网络的传播流行度场景中,信息或病毒的传播流行度与社会关系的图结构、人群活动强度密切相关,但这些数据难以直接获得,在建模时面临缺少完整训练数据的问题。同时,传播早期真实传播流行度难以直接得到,需要根据部分已观测数据进行估计预测,再根据当前状态预测传播流行度的增长趋势。我们以新冠病毒传播流行度预测为实例,研究线下社会网络传播预测建模的方法。已有基于传染病模型的估计预测方法假设过于简单,大多模型未考虑线下社交关系网络的图结构对传播的影响,难以准确地估计真实传播流行度和预测未来传播流行度的趋势。本文将信息传播模型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新冠病毒传播建模中,提出基于社交网络感染扩散的病毒传播模型。该模型通过拟合部分已观测数据求解社交网络、人群活动和感染率等参数,更加准确地估计当前病毒传播流行度并预测未来疫情趋势。该模型还能够还原早期病毒传播过程,解决了经典传染病模型无法直观建模传播过程的问题,揭示了病毒早期传播产生的“冰山效应”及其原因。综上所述,本文面向社交网络信息传播的三个典型场景,基于社交网络和传播网络的图结构建模,分别对信息传播中存在的时空动态性、社会影响双向性、特征复杂关联性和数据缺失问题进行研究。本文应用机器学习方法提高信息传播的预测效果,并将信息传播建模方法应用于病毒传播建模中,得到具有社会价值的分析结果。该研究对于社交网络平台信息传播的认识管理、新型传染病防控有着积极的意义。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在法医毒物分析实践中涉及的样品主要是复杂的生物样品或环境样品,依赖于光谱、色谱、质谱等仪器进行分析。由于样品中含有的复杂基质会影响分析仪器的性能,因此在仪器分析之前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是对样本进行前处理。传统的液液萃取技术和固相萃取技术由于步骤繁琐、对分析物选择性低、净化能力弱等缺点,难以有效清除复杂样本尤其是法医毒物分析中非目标分析物的干扰,亦难以一步实现目标分析物的富集分离。尤其是当样品量
糖基化是一种复杂多变但极其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它调节着蛋白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异常表达的聚糖与包括癌症在内的许多疾病密切相关,可为疾病的诊疗及预后提供潜在的生物标志物。但是,聚糖由非模板驱动方式合成,结构多样且不均一,分析难度较大。目前已有的分析技术中,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MALDI-MS)因为在灵敏度、效率和抗干扰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是聚糖研究最常用的分析平台之一。为了缓解高亲
第一部分Au纳米复合粒子的制备细胞相容性研究目的:设计制备金(Au)纳米复合粒子,描述其形貌、成分及理化性质,评价其生物相容性。方法:制备Au纳米复合粒子,通过透射式电子显微镜(TEM)观察金纳米复合粒子的形貌并使用能量色散X射线分析仪确定样品的元素组成,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面zeta电位等方法分析金纳米复合粒子理化性质。通
多孔吸附材料(吸湿剂)对水蒸气的自发吸附行为可广泛应用于吸附式热泵、转轮除湿、室内空气控湿及空气取水等领域。在这些领域,传统的无机多孔吸湿剂如硅胶、沸石、磷酸铝分子筛等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并实施应用。然而,这些吸湿剂存在诸如平衡吸附量低(磷酸铝)、脱附温度高(沸石)以及低湿度下吸附量小(硅胶)等不足,制约了其推广。近年来,一种由金属离子(或金属簇)与有机配体络合而成的金属有机框架(MOFs)吸
细胞在体内处于复杂的胞外微环境,比如众多生化因子,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浓度梯度,且在时间上动态变化。因此,高保真且高通量地体外重建和模拟这种动态微环境,对于阐明生物系统的复杂性以及揭示细胞信号网络的动态机制和功能具有关键的科学意义。与传统方法相比,微流控芯片研究细胞动态信号具有很多优势,包括微型化、自动化、集成化、高通量和低试剂消耗等。但现有的模拟细胞微环境的微流控方法,如浓度梯度发生器和水力门控技术
在当今时代“和平与发展”的主题下,清洁能源和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在国际政治中的一个优先议题。虽然新能源技术的发展迅猛,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大多数新能源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且在诸多专业领域尚未能完全取代传统化石能源。因此,传统化石能源的清洁化成为当下环境保护政策所关注的重点之一。柴油作为一类轻质石油产品,其中所含的硫化物会在柴油燃烧过程中转化为硫氧化物SOx,对大气造成污染的同时,还严重威胁到人民
目前,几乎所有的智能设备都嵌入了传感器,这些智能设备可通过无线网中网相连,实时感知环境信息,并且具有一定的可改变人们工作和娱乐等多种方式的数据分析能力,但是受环境因素的制约,其感知任务的分发准确性却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如何可靠地完成用户的感知任务,将是群智感知任务分发面临的一个挑战。本文将基于感知任务分发的位置、完成感知任务时间最优、执行感知任务用户以及智能体之间的关联关系等问题进行研究,为提升感
第一部分心脏移植术后右室功能变化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评价【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three-dimensional speckle-tracking echocardiography,3D-STE)评价临床状态稳定的成人心脏移植(heart transplantation)术后患者右室(right ventricular,RV)功能变化特点。【方法】本研究纳入了无严重瓣膜功能不全、无
生物活性小分子,比如活性氧、多巴胺等,是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因此,建立一种生理样品内生物活性小分子快速灵敏的检测体系,对于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电化学传感器由于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响应迅速和易于联机等优势被应用于生命科学和临床医学领域。微电极由于尺寸小、传质速率快、信噪比高、响应时间短等优点,为实现细胞水平超灵敏检测、研究细胞和人体生命活动规律提供了新的途径,
背景:心脏移植是现阶段终末期心脏病的最佳治疗方案,心脏移植后的急性及慢性排斥反应是影响移植术后效果的主要因素。器官移植后的急性及慢性排斥过程实质上是一种宿主对外来移植物的局部免疫及炎症反应,研究表明CD40-TRAF6参与多种慢性炎症和纤维化病程,其在实体器官移植中的作用尚需研究。因此本研究探讨了CD40-TRAF6在小鼠心脏移植免疫排斥中的作用。目的:建立小鼠心脏移植急性、慢性排斥反应模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