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末,为了满足新世纪的教育需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从21世纪社会愿景和个人生活需求出发,率先发起“核心素养”研究。该研究从人与工具、人与社会和人与自我三个方面选择“核心素养”,筛选出的“核心素养”具有跨学科性质。随后,欧洲联盟面向所有成全国提出“核心素养”建议案,研制了“核心素养”理论框架。该框架既包括学习能力、公民与社会素养、创业精神等跨学科核心素养,又包括母语素养、外语素养、数学素养等学科核心素养。由此,“核心素养”与课程教学紧密联系,并在教育领域产生巨大反响。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纷纷开展“核心素养”研究,“核心素养”成为国际教育改革、课程改革的共同追求。2014年3月,中国教育部推出全面深化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意见书,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研制置于课程改革的基础性地位,要求将“核心素养”落实到各学科,各学段。同年12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工作正式启动。“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的具体化,是各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和各学科课程改革的目标指向。当前,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已经公布,高中学段各学科核心素养理论体系逐渐成熟。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基础教育阶段各学科核心素养尚在研制之中。本研究在梳理、分析“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基于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基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基于小学生语文学习特点和国际研究经验,参照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理论框架初步建构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理论体系。包括语言积累、意义建构、情感体验和思维发展四个一级维度和语言识记、语言理解、语言应用、信息获取、主题建构、整合解释、人物情感体验、事物情感体验、景物情感体验、深度思辨、批判创新和言语表达十二个二级维度。并依据此理论体系,编制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调查试卷,对吉林省C市小学五年级学生实施语文核心素养调查。此后,运用SPSS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优势、发现不足,并相应提出小学语文教学改进建议。最后,对本研究的理论建构、调查形式、工具编制、结果分析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刻的反思,并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合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