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曲霉产糖化酶发酵工艺优化及酶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meal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糖化酶是研究与开发最早的酶类之。早在上世纪50年代我国上海便开始工业化生产糖化剂,在之后的30年中迅速发展,成为酶制剂工业的支柱产品,广泛应用于酿造业、制糖业、食品加工业及抗菌素、有机酸、氨基酸等发酵工业和轻工纺织业,是世界上产量最大和用途最广的酶类。然而,近30年来,糖化酶生产几乎成为个被遗忘的角落,很少有人继续从事这一课题的研究,致使菌种退化,产量下降,技术水平停滞不前。本文以该黑曲霉突变菌株IN7-31为材料,采用正交的方法分别对固态发酵的营养条件和培养条件进行了正交优化,营养条件选取了玉米粉、麸皮、(NH4)2SO4、K2HPO44个因素,培养条件选取了温度、发酵天数、料/水、接种量4个因素,每组每个因素取3个水平,进行试验L27(313),确定该菌株产糖化酶最佳生产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麸皮:玉米粉:1:2;(NH4)2SO4:2%;K2HPO4:0.3%;温度:30℃;发酵天数:5d;料/水:25%;接种量:3%。在最佳生产工艺下,该菌株产糖化酶的活力为17203U/g,比原始培养基提高了79%。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可以为糖化酶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一些发酵工艺参数。同时,本文还采用响应面法分别对该菌株产糖化酶的液态发酵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首先,采用最陡爬坡实验,用最陡爬坡试验逼近最大响应区域,再通过中心组合实验及响应面法分析优化了这几个因素,并进行了优化后的验证实验。利用SAS软件分析得到该菌株产糖化酶的最佳培养基配方和工艺条件为:玉米粉56.5 g/L,豆粉22.0 g/L,K2 HPO413 g/L,pH6.40,装液量80.8mL/250 mL三角瓶,在此条件下在摇瓶发酵黑曲霉产糖化酶的最大酶活力为3044U/mL,比优化前提高了1.59倍。通过应用优化后的技术参数进行了10L发酵罐发酵,发酵液糖化酶活力达到了3412U/mL,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结果表明,通过响应面试验得到了产糖化酶黑曲霉液态发酵最佳工艺条件,本研究可以为液态发酵产糖化酶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本论文还对该菌种产糖化酶的酶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其糖化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在40-60℃下酶活性均较高。该酶处于30~45℃下,酶对温度的稳定性较好;在不同pH的缓冲液中测定该酶的活性,结果表明该酶的最适pH为5.0,在pH5.5-7.0之间具有较好的稳定性;Fe2+、Cu2+对酶活力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Zn2+、Mg2+、Ca2+对酶活力比较弱的抑制作用,EDTA对该糖化酶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该酶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黑曲霉发酵产糖化酶的酶学特性提供新的材料。
其他文献
水氮是影响作物生长的最主要的限制因子之一。作物的叶片颜色、长势、品质以及其形态结构均会随着水分和氮素的多少发生一系列变化,光谱反射率则会与之相对应的发生变化。因
寝室是学生文明的基本教育、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个人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阵地,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工作最主要的交汇场所之一。对大学生寝室文化研究,在理论上可以拓展大学文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更新,特别是4G(the Four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促进了 国际移动通信(IMT,International Mobile
[目的]探讨半夏茎腐病原菌对半夏产生侵害的生理学机制。[方法]采用实验室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半夏茎腐病原菌孢子对半夏幼苗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随着病菌孢子浓
9月3日晚,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主办,浙江省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十三届全国学生运动会在浙江杭州黄龙体育馆拉开帷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
为了解改善直肠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与睡眠质量的护理方式,将直肠癌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全面综合护理组,每组25例。常规护理组用常规方法护理,全面综合护理组用
为满足城市轨道交通的教学培训需求,设计开发了车站模拟系统。该系统分为车站模型、控制设备箱、控制柜和中央监控平台四大模块,具有BAS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SCADA综合电力自动
全国学生运动会于2017年9月4日在杭州市举办。为进一步规范运动会期间市场价格行为,维护良好市场价格秩序,保障运动会全体人员和广大市民游客的价格权益,为全国学生运动会圆
目的:探讨一期后正中入路经椎弓根胸椎管360°环形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0月~2010年2月,本组共收治胸椎管狭窄的患者共1
21世纪,互联网在全球的发展盛况空前,网络上各种公共事件层出不穷,舆论铺天盖地,给我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如何正确面对这些公共事件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当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