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极地区地理位置独特,可保存大量环境信息,是认知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区域。其中,位于东南极冰盖的Dome A地区作为最占老冰体的潜在地点之一,业已成为国际古气候和古环境学界关注的研究热点。为科学研究Dome A区域,我国先后通过多次南极内陆科学考察对Dome A区域及其所在中山站-Dome A断面展开了详尽调查并获取了大量冰芯和表层雪样品。虽然氢氧稳定同位素比值是获取雪冰中古气候信息的常用指标,但在中山站-Dome A断面,关于其指示的气候学意义仍有待明确。因此,本文针对中国第21次南极科学考察获得的109.91m冰芯及第31次南极科学考察的中山站-Dome A断面沿线表层雪样品进行了氢氧稳定同位素比值测量,并主要使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其时空特征。表层雪样品综合分析结果显示δ18O、δD和d空间分布变化范围较大,受海拔和温度影响显著并与两者呈线性相关关系,δ180-T空间斜率为0.91‰/℃。δ-T和d均具有区域性特征,前者是由于水汽源区的差异和低温条件下水汽过饱和时的同位素动力分馏,后者则由于水汽源区差异和非水汽源区因素中形成降雪时的气温不同。在定年结果基础上,DA 2005冰芯氢氧稳定同位素研究结果表现出其随时间变化较小的特征,δ180与d表现出相反变化趋势,具有多年周期循环特征。氢氧稳定同位素主要反映了温度变化信息,在过去百年中Dome A地区呈明显变暖趋势。另外,通过冰芯中δ180对温度的记录体现了火山事件及水汽源区的影响,并简单探讨了常规离子浓度和氢氧稳定同位素比值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