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旨在研究中风病所致假性延髓麻痹咽反射的变化规律,为制定该综合征统一客观的诊断标准提供科学的临床数据,同时探讨临床相关因素在治疗中风病假性延髓麻痹中的疗效影响。以咽反射作为研究中风病假性延髓麻痹诊断标准的主要客观指标,性别、年龄、血糖、尿比重、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比积、血小板聚集率、治疗时机则作为观察临床相关因素的客观指标。第一步,随机选取符合标准的假性延髓麻痹患者(本研究选择300例)。急性期观察组(发病后2周内)分为A组、恢复期观察组(发病2周~3月内)分为B组、后遗症期观察组(发病3月后)分为C组。对不同时期咽反射变化规律进行卡方检验:第二步,比较A组、B组、C组疗效;第三步,以治疗时机作为代表性因素,估计样本含量n(81例),从上述300例患者中,随机抽取≥n份病例(本研究选择100例),对临床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及卡方检验。 结果表明: 1.中风病假性延髓麻痹除表现为咽反射存在或亢进外,几乎近一半的患者(49.6%)在急性期会出现咽反射减弱甚至消失。 2.临床相关因素影响中风病假性延髓麻痹的疗效。治疗时机、尿比重、血糖、性别在治疗假性延髓麻痹的疗效中影响较大,而年龄、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比积、血小板聚集率对疗效影响不大。 3.如果在急性期(患病2周以内)抓紧治疗,控制尿比重在1.015以下,血糖在5.9mmol/l以下,男性患者戒烟戒酒,既往生活规律者可提高治疗中风病假性延髓麻痹的临床疗效。 4.提示:几近一半的中风病假性延髓麻痹患者在急性期会出现咽反射减弱甚至消失,临床上应综合分析,与真性延髓麻痹相鉴别。同时今后治疗假性延髓麻痹应注意治疗时机及其它临床相关因素,以提高疗效,降低病死蛮和致残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