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鹅线粒体DNA控制区Ⅲ部分序列遗传分析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s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研究测得中国鸿雁(Anser cygnoides)家鹅7个品种45个体和灰雁(Anser anser)家鹅3个品种16个个体共61条体线粒体DNA控制区Ⅲ长度为423bp的部分序列.通过离列多态分析表明有6种单倍型,鸿雁家鹅和灰雁家鹅无共享单倍型,同时表明狮头鹅除具有鸿雁家鹅的所有单倍型外,还有两种独有单倍型;鸿雁家鹅群体遗传多样度Pi=0.110﹪,低于马和猪的遗传多样度,高于鸡的遗传多样度.结合GenBank中已发表的相关序列片段,对家鹅和雁属(Anser)野生鹅种离列变异比较分析,发现无论是家鹅还是野生种其控制区Ⅲ序列的变异都符合中性理论,即突变和随机漂变在分子水平的进化起着主导作用;经饱和分析表明序列的变异都未达到饱和状态,但是野生鹅种的转换/颠换比值(R)更高,雁属野生鹅种R=12,家鹅R=6.4,都是转换大于颠换.通过多种方法重建雁属部分鹅种的系统发育关系,探索家鹅的起源;研究家鹅群体遗传结构,表明鸿雁家鹅大部分鹅种间存在频繁的基因交流.
其他文献
该研究根据已发表的绵羊β-防御素cDNA的基因序列(推测此段序列由前体肽和成熟肽组成)的成熟肽片段序列,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以克隆于T-easy-vector质粒上sBD-1cDNA全长基
本实验以性别鉴定为研究内容,旨在建立性别鉴定程序,提高性别鉴定的准确率,使性别鉴定技术达到使用化的应用阶段,实现性别控制。实验以反刍动物中的凉山半细毛羊(20个体)、新疆细
利用174头来自大白猪×梅山猪F代资源家系猪(下简称资源家系)、63头大白猪、29头梅山猪,研究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2)黑素皮质素受体-3,受体-4(me
假定性状(产奶量)的遗传力为0.3,遗传模型为多基因效应加QTL基因型值,基础群为哈代-温伯格平衡群体.育种群母牛的数量为20,000头,公牛头数为10头.假定QTL两侧各有两个遗传标记
近年来,东营市“戏曲进校园”活动蓬勃开展,少儿戏曲教育不断取得丰硕成果,先后涌现出了蒋晓涵、王亚琦、李金灿等多位吕剧“小梅花”,2018年邓涵予做为第一位男生“小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