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才图会》是明人王圻及其子王思义所编纂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类书,全书图文并茂,内容宏富。其中第八卷和又八卷为明代名臣像,所收画像左侧附有人物简短传记,共收录明代名臣六十九人。王圻为何选择这些人?其选择名臣的标准是什么?画像中的人物相貌是否真实?画像之中还蕴含了哪些历史信息?这些都是本文尝试解释的问题。文章分为四部分:第一章“明代名臣的像赞释读和人物分析”,主要梳理《三才图会》中的传文记载,并结合史料,归纳六十九位明代名臣生平主要事迹。并根据传文材料对六十九位大臣进行年代分析,共分洪武至宣德,正统至成化,弘治至正德,嘉靖至万历四个阶段进行比较。其次对王圻对名臣的选择标准进行分析,体现为政绩、品行、文苑三个方面。最后综合比较年代和选择标准,出现了由明初的注重政绩到明中后期的注重品行的转变。第二章“明代名臣像服饰和相貌分析”,主要考察画像中明代名臣的服饰和相貌。第一节对首冠的研究,主要对画像中体现的有衮冕、梁冠、展脚幞头、乌纱帽等进行考证研究。第二节对画像中名臣所穿的公服、常服以及朝服等进行考证研究。第三节对部分明臣手持笏板现象进行的解析。第四节以方孝孺、文徵明、王守仁为个案,分析《三才图会》成书之前的明臣画像与此书画像中相貌或服饰等方面的不同,并对明代名臣画像的相貌特点进行简要分析。第三章“王圻名臣观分析”,着重解说王圻的名臣观。第一节主要依据书中对徐辉祖、方孝孺等人的传文,分析王圻对靖难历史的立场和看法。第二节则主要依据杨廷和、费宏等人的传文,分析王圻对嘉靖大礼议事件的立场和看法。“结论”部分,是对全文的归纳与总结。明代名臣像是王圻心中理想化名臣的集中展示,画像中的服饰既彰显了政治身份又凸显了等级的尊卑,主要目的是对后世起到瞻仰、缅怀、引导和劝诫的作用。王圻历仕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其对名臣的选择,不仅体现了王圻名臣观,也体现了的其政治立场。对品行和道德的注重,也侧面反映了明中后期政治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