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加工方式对茶叶风味物质和体外生物活性的影响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xu0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是世界上饮用历史最悠久的饮料,仅次于水。根据加工方式和风味特征的不同,茶叶可分为绿茶、白茶、黄茶、乌龙茶、红茶和黑茶。茶叶特征风味和生物活性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茶树品种、生长条件、加工方法等。本研究以单一茶树品种——梅占(Camellia sinensis var.Meizhan)的鲜叶为原料,根据六大茶类典型工艺加工成茶。运用代谢组学和体外活性评价方法对六种茶的主要风味物质、体外抗氧化活性、对三种脂质代谢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调节作用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关性,以此来探究不同加工方式对茶叶风味物质和生物活性的影响,以期为茶叶的生产以及通过改进加工方法来达到风味和生物活性的平衡提供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采用代谢组学技术对茶叶中的主要非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显示:随着鲜叶加工成不同种类的成茶,茶多酚含量显著降低,含量范围为133-238mg/g,儿茶素总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茶黄素含量呈现增加的趋势。绿茶中儿茶素以单体形式存在,在绿茶和黄茶中,(-)-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是含量最高的一种儿茶素组分,其次是(-)-表没食子儿茶素,但在红茶中没有检测到(-)-表没食子儿茶素。红茶中茶黄素总量最高,在不完全发酵茶(黄茶、乌龙茶和白茶)中,白茶的茶黄素总量最高,黑茶的茶黄素总量是所有茶中最低的。所有茶类的咖啡碱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白茶中的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茶类。六大茶类中黄酮醇(苷)类的含量均较低,其在白茶、乌龙茶和黑茶中的含量略高于其他茶。红茶中的可溶性糖总量最高,其次是白茶,乌龙茶和黑茶中的含量较低,其他茶类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各样品中的有机酸含量以草酸、酒石酸、苹果酸和乙酸为主,不同茶类间存在较大差异,尤以乙酸在各类茶中的差异最大。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共筛选出有机酸总量、乙酸、(-)-表没食子儿茶素等9个变量,其含量变化对茶叶滋味的差异化形成起重要作用。2.通过计算各类茶中非挥发性化合物的滋味活度值(taste activity value,TAV)评价各化合物对成茶滋味的贡献度,以此来阐明不同茶类滋味形成的差异,结果显示:咖啡碱在各类茶中的TAV值没有明显差异,绝大多数苦味氨基酸的浓度在阈值以下,而各儿茶素组分的TAV值均较高,尤其是(-)-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推测茶汤苦味的差异主要来源于儿茶素的浓度差异,不发酵或部分发酵茶中苦味属性化合物对滋味的贡献度要大于发酵茶。茶黄素类物质是儿茶素的主要氧化产物,带有明显的涩味属性,其在红茶中的TAV值显著高于其他茶类,推测对红茶滋味的贡献度要显著高于其他茶类。黄酮醇类物质具有明显的柔涩味,其在各茶类中的TAV值均较高。氨基酸类物质呈现多种滋味属性,但仅有部分氨基酸在白茶和红茶中的TAV值大于1,有助于白茶和红茶鲜甜滋味的形成。不同的加工方式通过影响滋味化合物的浓度来调控其滋味的形成,使得不同茶类具有明显不同的滋味特征。3.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六大茶类中挥发性化合物进行了检测,通过统计分析筛选每种茶的特有成分及关键变量,通过计算化合物气味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和香气特征影响值(aroma character impact value,ACI)评价各挥发性化合物对成茶香气的贡献度,以此来探究六大茶类香气形成的差异。结果显示:除每种茶类的特有成分外,共筛选出(E)-橙花叔醇、苯甲醇、1-十五醇等10种化合物,其含量变化对茶类香气的差异化形成起重要作用。绿茶和白茶中呈现清花香属性的化合物在其香气构成中的比例较高,黄茶中青香、花香、果香化合物的比例较均衡,乌龙茶中呈现花香的化合物比例较高,红茶中花果香化合物占主要优势,黑茶中果香化合物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茶类。不同的加工方式通过影响挥发性化合物的组成和含量来调控六大茶类香气的形成,对茶叶香气有主要贡献的化合物多为六大茶类共有成分,各茶类香型差异的关键在于优势化合物的组成比例不同。4.对六大茶类的抗氧化活性、对脂代谢酶和糖代谢酶的调节作用以及与生物活性成分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各类茶均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活性高低与茶多酚或总儿茶素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抗氧化能力综合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绿茶、黄茶、乌龙茶、白茶、黑茶和红茶。此外,各类茶对胰脂肪酶(pancreatic lipase,PL)、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3-hydroxy-3-methylglutaryl coenzyme A reductase,HMG-COA还原酶)、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ecithin cholesterol acyltransferase,LCAT)和α-葡萄糖苷酶(α-glucosidase)均有抑制作用。茶叶对PL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与茶黄素总量呈显著正相关(r=0.863,r=0.857,p<0.05),而对LCAT的抑制作用则与茶多酚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902,p<0.01)。白茶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最强,绿茶对HMG-COA还原酶的抑制率最高。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钉棒固定术中曲度矫正与术后疗效是否存在明确的相关性.[方法]自2005年4月至2008年9月,对照组3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常规腰后路椎板减压椎间植骨内固定手术.其中,男8例,女22例;年龄36-62岁,平均53.2岁.观察组29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腰后路椎板减压椎间植骨内固定手术并于术中C型臂透视下矫正腰椎曲度.其中,男6例,女23例;年龄42-70岁,平均48.5岁.所有患
学位
目的 探讨老年腰椎滑脱患者行腰后路减压复位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应用伊班膦酸钠对椎间融合效果的影响.方法自2008年7月至2011年7月,106例老年腰椎病患者行腰后路滑脱复位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其中男30例,女63例;年龄60-76岁,平均65.1岁.所有患者均行后路行椎板减压、滑脱复位、椎弓根螺钉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伊班膦酸钠在体外对破骨细胞的抑制特点。方法破骨细胞由小鼠的骨髓单核细胞诱导制备。小鼠的骨髓单核细胞经收集、计数、种植后,向培养液中加入各种必需的诱导细胞因子,同时实验组加入不同浓度的伊班膦酸钠,对照组加入同等量的膦酸盐缓冲液,在无菌条件下培育5天,通过比较各组不同浓度伊班膦酸钠对破骨细胞(细胞核>3个)形成的抑制情况,获得最低有效抑制浓度。然后观察此浓度下的伊班膦酸钠对破骨细胞
[目的]探讨腰椎侧后路微创椎间孔镜术中髓核摘除量与术后临床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2011年3月-2012年5月采用腰椎侧后路微创椎间孔镜治疗7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术中髓核摘除体积多少分为3组:A组27例,髓核摘除体积平均为5cm3;B组26例,髓核摘除体积平均为4cm3;C组26例,髓核摘除体积平均为2cm3.3组患者的性别组成、年龄、病程、病变节段、症状严重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
[目的]探讨颈后路减压术后脊髓后移位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spondyloticmyolopathy,CMS)的临床意义.[方法]2003年7月~2008年6月,回顾性分析65例多阶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其中,男41例,女24例;年龄40-75岁,平均58.4岁.行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减压术后通过MRI比较其术前及术后的脊髓后移位距离.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三种手术方法对术后颈椎曲度及轴性症状(axialsymptom,AS)产生的长期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自2004年5月至2008年1月,回顾性分析98例多阶段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spondyloticmyelopathy,CMS)患者.A组30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后路全椎板减压手术.其中,男22例,女8例;年龄42-75岁,平均57.1岁.
学位
目的:应用不同切口方法处理椎间盘纤维环,观察方式对术后椎间盘生物力学强度影响.方法:成年山羊12只,雌雄各6只,对每只羊的腰椎(腰2/3、腰3/4、腰4/5)椎间盘纤维环进行随机处理,为目前临床手术常用三种纤维环切开方法:①暴露出椎间盘纤维环,应用工作套筒刺入纤维环,髓核钳沿套筒进入椎间盘,并摘除部分髓核.②应用尖刀以圆形切口切开纤维环,并以髓核钳摘除部分髓核;③以尖刀应用方形切口切开纤维环,并摘
目的:探讨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使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方法:腰椎爆裂骨折通常为垂直挤压暴力所致,造成脊柱三柱不同程度的损伤。特点为椎体四周爆裂样裂开压缩。特点创伤性大,并发症多,后果严重。腰椎爆裂骨折合并截瘫的患者在正常的生活状态下遭受截瘫的巨大打击,心理上难以接受。往往会有一些应急性心理反应。我们因人而异,根据患者文化程度、性格特点采取针对性心理疏导,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