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预测判别系统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1xiang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面对人均资源占有量与资源储量日益突出的矛盾,必须创新和突破新的成矿理论和关键技术,积极探索新方法新技术在矿产资源预测研究中的应用。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丰富了矿产资源预测理论和方法。每个预测方法和评价方法在实践应用中都有各自的优点和不足,但目前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规则用于选择最符合实际需要的方法。本论文从预测方法与评价方法的数学原理出发,从计算机科学的角度将数学模型与编程技术相结合,探索了矿产资源定量预测技术与预测结果判别技术,将GIS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可视化技术耦合应用,最终构建了预测过程自动化与预测结果最优化的矿产资源预测判别系统,为矿产资源预测和评价提供了新技术。本文取得的主要进展包括:  (1)矿产资源定量预测方法的选择  引入了文献计量学的基本理论及其前沿技术方法,采用自然语言处理和文本挖掘技术对矿产资源预测的科学文本进行处理,共提取出24种矿产资源定量预测方法,并通过共现分析实现了对预测方法科学结构的可视化表达;采用双标图分析法确定了预测方法的热点与前沿,最终选择了证据权法、模糊逻辑、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四种定量预测方法。  (2)矿产资源定量预测关键技术的研发  矿产资源定量预测技术是在详细研究了证据权法、模糊逻辑、BP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的基础上,将编程技术与数学模型充分结合,并解决了其中涉及的关键问题,包括条件独立性检验、模糊推理网络、神经网络参数设置以及交叉验证,完成了预测过程从非自动化向自动化转变的初步探索;矿产资源预测结果判别技术是在充分研究了预测结果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评价方法的联合判别函数的概念,能够实现对预测结果快速、准确和客观地判别,并以ROC曲线和P-A图为例,分析了联合判别函数的具体表达形式。  (3)矿产资源预测判别系统的构建  从软件工程的角度出发,在对目标系统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以及全面的系统设计的基础上,使用ArcEngine10.1组件开发包、Oracle10g Release2数据库、ArcSDE空间数据库引擎以及面向对象语言C#和MATLAB程序解释语言的混合编程语言,开发了具有预测过程自动化与预测结果最优化功能的矿产资源预测判别系统,为用户提供一个界面友好,操作简单的定量预测工作平台。在此基础上,结合矿产资源定量预测的工作流程,探讨了矿产资源预测判别系统在哈图-包古图地区金矿预测工作中的应用,用于验证系统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其他文献
机载激光雷达技术(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 LiDAR)集成激光测距技术、计算机技术、定位技术于一体,为获取高时空分辨率信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技术手段,在森林资源调查方
A row-type mutant of barley named poly-row-and-branched spike (prbs) was previously obtained from a two-rowed cultivar Pudamai-2 after treated by inflorescence
本文在论述我国滑坡灾害特征和总结国内外大型顺层滑坡研究相关进展的基础上,选取自然界最为常见的大型顺层滑坡机理这一科学问题作为本文的研究重点,不仅可以为同类滑坡的调查
绿洲发育空间适宜性指的是空间某一区位对于绿洲的相对适宜程度。适宜性分析近些年来主要应用于土地利用规划中,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适宜性分析已经渗透到作
长输油气管道在山区的大量建设必然会遭遇到各种各样的地质灾害,其中滑坡就是对管道影响最为常见和严重的灾害之一,如不及时治理将会对管道造成较大的破坏,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港口功能的演化是港口自身与其腹地交互作用的结果,具有动态性、阶段性等特点。作为连接所在城市区域与外部的枢纽环节,港口功能演化引起的城市空间效应主要表现在:一是港口的建
我国是一个地质灾害多发易发的国家,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危害大,严重制约着灾害多发地区的国民经济发展,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地质灾害主要有突发性、多发性、群发性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全党的一件大事,也是我们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胡锦涛同志在同宣传部长座谈时强调,贯彻好中央17号文件精
2014年6月12日上午,“聚力东方笑傲江湖”——2014年东方卫视优质资源推介会(上海站)在上海隆重举行。东方卫视中心总监李勇、东方卫视中心副总监兼广告营销部主任袁春杰莅临
本文对村镇人居环境优化系统进行了研究。文章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对人居环境、村镇人居环境等概念界定其内涵和特征,并总结归纳已有研究基础理论以及国内外文献综述,为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