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脂溶性成分丹参酮IIA的肠吸收和乌药质量分析方法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uf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服给药是最常用的临床给药方式。吸收是药物体内过程的第一步,也是药物发挥作用的前提。丹参酮ⅡA(TSⅡA)是丹参的主要药效成分之一,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但其口服生物利用度很低。为揭示TSⅡA生物利用度低的原因,为剂型设计提供依据,本文研究了TSⅡA的肠吸收情况以及丹参提取物中多种活性组分在吸收过程中对TSⅡA的影响。采用大鼠离体肠囊外翻模型,建立了同时测定丹参脂溶性成分中TSⅡA和隐丹参酮(CTS)吸收的方法,该方法简便,准确性高,回收率好。考察了TSⅡA的肠吸收机制,以及不同肠段和不同药物浓度等因素对它们吸收的影响,比较了TSⅡA在单体给药和丹参提取物给药时的吸收差异。结果表明,TSⅡA在大鼠小肠各段均有吸收,吸收百分率按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依次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在试验时间和浓度范围内,按一级吸收动力学特征,可能为被动扩散;丹参提取物中的共存物质没有促进TSⅡA的吸收。采用大鼠在体肠袢模型,比较了不同给药方式(单体给药或者提取物给药)对TSⅡA吸收的影响,并考察了P-糖蛋白(P-gp)抑制剂维拉帕米对TSⅡA吸收的影响。结果显示,提取物给药时大鼠血浆中TSⅡA的峰浓度Cmax较单体给药大,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加入维拉帕米能微弱增加TSⅡA的吸收,经t检验,无显著性差异。说明P-gp在实验浓度下对小肠吸收的作用不明显。P-gp对药物的外排作用不是影响其生物利用度的原因。本文除主要研究TSⅡA的肠吸收外,为评价浙江道地药材乌药的质量,建立了同时测定乌药中四种生物碱的HPLC法。色谱条件为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A相为水(先加入1.5‰的二乙胺,再用冰醋酸调pH=3.0),B相为乙腈,线性梯度洗脱;UV检测波长289nm。结果显示,波尔定碱在0.428~8.56μg,降波尔定碱在2.122~31.83μg,网状香荔枝碱在0.760~15.20μg,Linderegatine(新发现的化合物)在0.0204~0.4008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8%、100.94%、100.31%、99.17%,RSD分别为1.69%、2.51%、2.13%、2.95%。本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用于乌药的质量评价。
其他文献
对我国第一部新一代多普勒气候雷达的电磁辐射进行了实地监测 ,结合所在位置地势 ,高差等因素 ,评价了其辐射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为分析其搬迁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环境影响提供
目的比较宫颈癌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腹腔镜手术组和传统手术组(n=50)。腹腔镜手
目的:分析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变化率对于老年骨科术后患者静脉血栓形成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老年骨科术后患者250例,入组患者均在手术前与手术后,给予
近几年,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已经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载体。但建平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与发达县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本文
詹姆斯对宗教心理的关注,与其浓厚的家庭宗教背景、青少年时代的心理冲突和晚年激进的经验主义倾向有密切关系。其主要特点是:强调从非理性的角度看待个人的宗教经验;主张按
作为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法治的发祥地 ,英国的社会立法亦走在世界前列 ,其渊源可以一直追溯到英国中世纪的济贫法。英国的社会立法经历了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 ,其间虽出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