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灌注成像对于评估肺癌化疗疗效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6327099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与评估肺癌化疗患者治疗前CT灌注参数与化疗疗效的相关性。比较不同大小、不同生长部位、不同病理类型肿瘤的各灌注参数的差异。   方法:   经病理证实的25例肺癌初治患者,于化疗前一周内行灌注CT扫描,于化疗后50天左右行常规CT扫描,比较化疗前后病灶体积的变化,并参考RECIST标准,按照化疗前后体积减小≥30%及<30%分缓解组及未缓解组,比较化疗前灌注Ct参数BF、BV、TTS、TTP、PS、PBV在两组中的差异。同时对不同大小、不同部位、不同病理类型肿瘤的灌注参数进行比较,旨在找出早期CT灌注参数对肺癌化疗疗效的评估价值。   结果:   成功25例中,缓解组17例,未缓解组8例。化疗后缓解组病灶体积明显减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化疗前各灌注参数均有不同,其中BV具有统计学意义,缓解组,未缓解组分别为82.53±36.70ml/100ml/min,44.78±37.12ml/100ml/min,p值为0.025。BF值在两组中差异较显著,但不具统计学意义。体积≥50 cm3的肿瘤,其灌注参数BF、PBV较低,对于不同生长部位、不同病理类型的肿瘤各灌注参数无显著差异。   结论:   1.通过测量化疗前后病灶体积的变化可能更有助于评价化疗疗效。2.肺癌化疗早期的CT灌注参数BV可能对化疗疗效评估有一定的参考价值。3.体积较大的肿瘤,灌注值可能较低。
其他文献
针对目前油气田现场广泛采用的多相流分离检测技术存在的效率低、精度差、数据延迟等问题,研究基于磁共振技术的多相流在线检测方法,形成硬件装置,并开展室内实验及现场应用.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的胃排空功能、血浆胃肠激素水平和餐前餐后自主神经功能与健康人的差异,并探讨不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肝硬化患者胃排空与胃肠激素水平和自主神经功能
目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的人群数量加大,同时冠心病(CHD)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每年因冠心病而死亡的人数已超过100万,那么,如何正确识别
人才兴则产业旺.人才队伍结构优不优、素质高不高,决定农业变革转型的动力和效率,决定农业现代化的成色和质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专门强调,“要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期刊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对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整合素αV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内注射四氯化碳(CCl4)溶液,制作大鼠肝纤维化模型,36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
目的:术后颅内感染是神经外科手术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目前针对颅内感染的主要治疗手段仍然是抗生素静脉给药。但由于血一脑屏障的阻挡作用,治疗颅内感染时的抗生素推荐剂量常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