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纤增强开口结构件注塑成型翘曲变形控制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aoma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纤维增强聚合物因具备聚合物的高流动性和玻璃纤维的高强度,而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汽车零件、日常消费等国民经济领域。开口结构件指中间开口、两侧悬空的“U”形的一类基础零件,是固定轮轴及承载重力的关键结构件。注塑成型时往往在产品的U形拐角位置产生一个较小的翘曲变形,该变形就会被两侧结构所放大,在产品两侧末端产生较大的位移偏差,导致产品尺寸严重超差。为了保证结构的强度,开口结构件一般使用强度较高的玻璃纤维增强材料材料。但由于玻纤增强聚合物的收缩各向异性,导致玻纤增强开口结构件的翘曲变形机理更为复杂。因此,探索玻纤增强开口结构件注塑成型翘曲变形原因,研究注塑工艺参数、模具结构、产品结构等对玻纤增强开口结构件翘曲变形的影响规律,并提出合理的翘曲变形控制方案,对提高玻纤增强开口结构件注塑成型质量、实现开口结构件高性能精确制备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以某玻纤增强开口结构件前轮座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开口结构件的二维简化模型;基于该简化模型,分别对因冷却不均、收缩不均以及纤维取向效应等原因产生的翘曲变形进行了理论分析。利用三坐标测量仪对前轮座的翘曲变形数据进行检测,并对前轮座翘曲变形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翘曲变形主要发生在前轮座拐角位置,零件外侧加强筋的存在导致拐角内外侧收缩不一致;前轮座出模时拐角内外温度冷却速度的不一致;以及单点进胶时玻璃纤维以进胶点为中心的发散分布特征,是产生翘曲变形的主要原因。基于Moldflow软件,构建了与实际注塑情况一致的前轮座有限元模型。基于有限元模拟结果,对注塑过程中的温度、压力、纤维取向等因素进行了分析。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注塑工艺参数对开口件注塑成型时翘曲变形的影响规律,并采用极差法获得最佳的工艺参数组合。结果表明,因前轮座拐角内侧局部壁厚过厚,导致拐角内侧中心温度远高于外侧中心温度,进而导致前轮座向内收缩。前轮座拐角位置纤维取向主要从浇口位置向四周发散,呈扇形形状,由于玻纤增强材料的各向异性,导致前轮座向内收缩。根据前轮座的翘曲变形分析结果,基于注塑压力最小原则与纤维取向最优原则,对模具浇口形式、尺寸以及位置进行改进。其中,采用两浇口从顶部两侧同时进胶,获得平行于翘曲变形方向的纤维取向,使取向效应翘曲变形降低了3.97 mm,有效的改善了前轮座中纤维取向造成的翘曲变形问题。在浇口优化结果的基础上,基于壁厚均匀原则与加强筋设计准则,对前轮座壁厚分布与加强筋排布进行了改进,使前轮座冷却不均翘曲降低了2.99mm,收缩不均翘曲降低了6.25mm,有效的改善了前轮座中收缩不均以及冷却不均造成的翘曲变形问题。前轮座的翘曲变形由11.3 mm下降到0.4 mm,达到了公差尺寸要求。为实现在模具设计阶段对翘曲变形的主动控制,在传统预变形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矢量夹角的预变形方法。该方法是通过判断开口结构件任意点的翘曲变形矢量夹角变化率的大小来对翘曲变形区域进行精细划分,再对翘曲变形区域进行预变形设计的方法。基于该方法对前轮座进行了预变形设计,实现了对玻纤增强开口结构件翘曲变形的主动控制。为在试模阶段快速解决玻纤增强开口结构件翘曲变形问题,基于聚合物的应力松弛原理,提出了治具定型方案。通过定型治具对开口结构件翘曲变形位置持续施加固定形变,改变其内部分子链排布顺序,从而降低其翘曲变形。设计了前轮座的定型治具,根据前轮座实际生产状况确定定型时间,获得了符合公差尺寸要求的前轮座产品。
其他文献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作为整车关键的零部件系统,对整车NVH性能起到重要的作用。设计合理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可以有效地提升整车的NVH性能。由于整车系统复杂、行驶工况多样,在建立理想仿真模型、模拟实际行驶工况、提升悬置开发效率等方面的研究仍存在许多不足。针对以上问题,本课题依托深圳某整车厂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开发项目,以横置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悬置的仿真模型和优化设计方法,旨在实现较高精度的
随着科学技术和制造水平的迅速发展,磁性材料及器件被广泛应用于国防技术、航空航天、微机电系统和信息存储等多个领域。SmCo作为一种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是非易失性热辅助磁记录介质的理想候选材料,其以薄膜形态沉积在元器件上提供强的局域磁场也可以满足磁功能器件集成化和微型化的要求。然而SmCo基薄膜存在相组成复杂、磁各向异性不易转变等问题,不利于其在磁功能器件上实现广泛应用。基于此,本文通过引入外场(温度
与传统刚性材料相比,柔性电子材料具有可变形性,与柔性物体、弯曲表面的贴合性好等优势而备受关注。其中,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的柔性可穿戴材料主要包括可穿戴传感器、柔性电路以及可穿戴储能器件等功能化模块,实现这些模块的全柔性化有利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柔性可穿戴。聚吡咯(PPy)作为导电高分子具有柔性好、成本低、制备过程简单等优点,在功能材料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本论文利用PPy界面聚合加强其与柔性基底的相互作
随着第五代通信技术的全面商用,对高容量、高速率的光纤通信网络需求不断增加,作为现代光纤通信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光纤放大器的增益带宽是影响通讯容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但由于Er3+离子的窄带发光,光纤放大器的增益带宽受到了限制。目前,各类光放大器还难以取代掺铒光纤放大器应用于实际光纤通信网络中。可实现宽带光放大的增益介质材料中,过渡金属离子掺杂发光材料和Bi离子掺杂发光材料的近红外发光较宽,但发光效率
随着海洋强国建设的不断推进,水声通信的应用范围也得到了扩展。传统低速率传输的水声通信技术已难以满足信息需要实时处理的领域,实现高速率的水声通信传输技术变得非常重要。超奈奎斯特(Faster Than Nyquist,FTN)技术可以打破奈奎斯特准则,使系统获得更高的传输速率,但会引入额外的码间串扰(Inter Symbol Interference,ISI),再加上水声信道的强时变多径效应,会导致
随着人们认识到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以及其作为未来主要能源的巨大发展潜力,可再生能源在微电网中的渗透率不断增加。但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的间歇性、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等特点导致其在接入微电网时,会出现输出功率与负荷需求不匹配的情况,影响直流微电网内的功率平衡,造成直流微网无法稳定运行。目前解决上述问题最有效的技术手段是在微电网中部署储能系统,通过储能系统吸收/释放不平衡功率维持网内整体的功率平衡。混合储能系
化石燃料日益枯竭和环境污染不可避免地威胁着世界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微藻被认为是生产第三代可再生生物燃料的原料,以其优良的生物油生产能力,有望解决未来能源短缺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增长迅速,处理不当不仅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而且会浪费了其应用于能源生产的潜力。热解技术可以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处理目标,并且具备比其他热化学反应更高能量回收效率。为了获得品质更高的生物燃料,垃圾
有机半导体材料具有结构多样、功能集成、合成便捷以及光谱易调节等诸多优点,在有机电致发光、有机太阳电池以及有机场效应晶体管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从有机半导体分子能量转移过程可知,基态电子会吸收能量会跃迁至激发态,而激发态是一种并不稳定的高能量状态,电子会通过内转换、系间窜越、非辐射跃迁等方式重新回到基态。在这之中的非辐射跃迁方式会使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并不利于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和有机光伏器件的性能
随着现代社会电子通讯产业的快速发展,电磁辐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对高性能吸波材料的开发应用更加迫切。然而,传统的吸波材料在吸收强度、吸收带宽、厚度、密度、耐用性等方面有所不足,难以满足吸波材料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需求。因此,有必要研发新型吸波材料,从而实现吸收强度高,吸收频带宽,厚度薄和质量轻的技术目标。MXene是一种新型的二维层状材料,具有良好的金属导电性、亲水性、结构可设计性等特性,是当前最